章晓红 四川省医学会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
吕传柱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急诊医生,日常工作相当繁忙。一位急诊大夫平均每天出15次急诊,一位主任医师平均每周看100多位门诊患者,一个40张床位的住院病房平均配备5到10名医师,一个月平均出院200人——以上差不多已到运转的极限。就算医师再加班加点,也只能多服务一小部分患者,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媒体、新媒体却可以打破时间、地域和平台的限制,向更多的人传递健康理念。
媒体传播让医学科普迎来“黄金时代”
如今,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医学科普迎来了“黄金时代”。一篇健康科普类文章几千人阅读、一个健康视频上万人观看、一场科普直播十万人在线已成常态。老百姓轻松获得健康科普知识,健康意识提高了,不仅可以少生病,而且即使生了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畅通。
今年,“心肺复苏”“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热射病防治”“避免动物致伤”等健康知识技能,通过一个个媒体平台的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很多人关键时刻的救命“法宝”。足球场上,接受过急救科普培训的队员成功救治了心脏骤停的队友;三伏天,热射病重症患者明显减少;蛇伤地图让被蛇咬伤的人按图索骥,第一时间获得抗蛇毒血清而得救……医学科普的重要意义被一次次验证。
健康科普既要专业又要贴近公众需求
科普,首先讲究“科”。与一般科普相比较,健康科普的门槛更高。
没有专业知识,或者专业底子薄的人做健康科普,很可能因为缺乏专业性而误导公众。一篇高质量的健康科普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还需要专业的理论支撑。比如,急诊医生在工作场景中突发科普灵感后,还需要阅读最新的顶级期刊文章,对繁杂的数据进行考证与比较,像做科研一样做科普,才能获得好的内容。
科普的“普”,其实就是贴近公众需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
急救医学的进步,可以让患者做到上“车”即入院,但打通急救的“最后一公里”往往要依靠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然而,很多人固有的生活、行为等习惯和理念,却藏着不健康的风险。一些公众坚信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可能不是“天使”,而是让身体雪上加霜的“魔鬼”。例如,“溺水后控水”“产妇不宜洗澡”等传统观念,经科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要让老百姓接受“反常识”的正确观念,一定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但即便如此,健康科普还是要直面这些社会痛点。
助力科普成“顶流”,让科学回归科普
在科普工作中,想做、能做科普不是最重要的,“大家”持续做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大家”有两层含义。
一是倡议越来越多的大咖来做科普。毕竟,医学大咖做科普更让人信服。大众认可专家们在专业上的严谨性和经验值,相信大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理论、实践经验支撑。
二是鼓励年轻医生投身于科普事业。年轻医生做科普有天然优势,他们的“网言网语”“活力四射”都是科普作品接地气、有粘性的保证。然而长期以来,部分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忽视了预防医学;致力于医学科研,忽略了公众个性化健康需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科普策略,助力科普成为“顶流”,引导年轻医生在医学诊疗的同时,学习科普技能,并像健身锻炼一样,“细水长流”地做科普。
同时,也要让老中青医师一起,形成“顶配”,让科学回归科普,做出严谨的、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健康科普作品,不偏不倚地传播医学技能和健康知识,让更多老百姓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