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以高质量科普有效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日前在2023全国科普工作交流研讨会上强调,要找准新时代科普工作的定位和着力点,针对不同群体精准供给科普产品,进一步引导规范网络科普发展,着力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20年的10.56%提升到2022年的12.93%,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司长刘育新说,从整体数据来看,我国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但公民科学素质在区域、城乡、人群之间差异较大,数字鸿沟、知识鸿沟依然存在。”
根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2022年,我国超三分之二省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10%。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多措并举推动科普工作。
“据统计,2021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规模为189.07亿元,共有科普专兼职人员182.75万人,各类科普活动吸引33.8亿人次参加。”刘育新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各相关部门已建设命名各类科普基地超过5000个,科普基础设施布局日益完善,并通过各种特色科普活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表示,目前,全国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近45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0.7万个,实现5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参与科普的新局面。
据了解,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推进科普工作,上海、广东、天津相继制定或修订了科普条例;江西、新疆等地建立完善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山西、湖南、陕西西安等地设立科普发展专项;北京、安徽、四川等地开展了科普职称评定的探索。
与会代表指出,随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科普的需求已从科技知识、科学方法逐渐转变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科学普及和传播方法手段的巨大变化,对科普资源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育新表示,科普的方式正在从原来“灌输”式科普向“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式科普转变。
当前新的传播环境下,如何提升科普能力?张雨东认为,新形势下科普工作重点和方向应当相应调整,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对公众科学思维的培养,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一方面要针对从事非科技工作的社会公众、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青少年和老年人,以及科技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精准供给高质量科普产品;另一方面,鼓励产出优质书籍报刊,积极引导网络科普的发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受众的接受度和传播的有效性,也要采取切实措施提升传播内容的科学性,让新技术、新手段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供新速度、新赛道。
会上,与会代表建议要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普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民间社会力量发展科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