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星期五
助农增收,生姜也能唱“主角”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近日,多年未见的“姜你军”在秋初时节大有奔涌而来之势,一些地方生姜的价格已突破每公斤28元,让不少市民直呼“吃不起”。于是,有不少人准备在自家阳台种姜。最近抖音上一条教人如何在阳台花盆里种姜的短视频广受追捧,大家期待着插上一块姜就能得到几个月都吃不完的“一桶姜山”。生姜种植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小规模的家庭阳台种姜确实并不难,但大规模的生姜种植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在我们还没有解决姜瘟病难题之前,姜农绝收也是常事。”有“姜军教授”之称的长江大学教授刘奕清日前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生姜栽培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便是姜瘟病。这个号称生姜“癌症”的病一旦暴发,姜农们所种植的生姜就几乎会成片死亡。

    我国栽培生姜历史悠久,在湖北江陵战国墓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等陪葬物中就有姜块。当然,悠久的种姜历史并不代表拥有成熟的种姜技术。刘奕清表示,10多年前种植生姜,完全是靠天吃饭,姜农的收益根本得不到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时大规模的姜瘟病大概每3年就要暴发一次,每次都会让姜农胆颤心惊。”

    生姜为什么会得姜瘟病,该如何预防呢?带着这些痛点,刘奕清带领长江大学生姜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在全国生姜产区调查研究后终于发现,由于生姜是无性繁殖多年生作物,在长期营养繁殖留种过程中体内会感染并积累多种病原物,从而导致种性退化衰弱、种姜带菌下田,进而引起大面积长势差甚至腐烂死亡。

    “生姜属于小作物,全球从事生姜科学研究的人并不多,所以不少预防手段一直都缺失,要彻底解决姜瘟病这个世界性难题,就要从源头入手,找到病根所在。”刘奕清介绍说,他们在全国各地生姜产区广泛开展调研,并搜集病株和病土,对其病原物进行分子检测,通过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培育成功了不带病菌的无菌种姜,并配套网隔栽培、隔离防病新技术,极大地缓解了姜瘟病的危害。

    经过脱菌的种姜,首先在实验室里进行组培,然后从实验室中转移到温室驯化炼苗。科研团队反复的实验数据显示,用无菌苗繁种技术代替传统“姜母”繁种,生产出的种姜带菌率由原来的35%降低至1%,恢复了母种的优良特性,增强了抗病能力。

    “当然,这些研究和成果都来自实验室,要最终解决姜农面临的问题,还需要跟田间种植结合起来。”刘奕清说,为此团队专门在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和成果孵化平台,并在湖北夷陵建立了三峡脱毒种姜繁育与生产示范基地,让村民们亲眼看到了脱菌种姜带来的经济效益。

    以往,每粒种姜能长出1斤左右的姜块,而经过改良的脱菌种姜可以长出1.5斤到2斤的姜块,使生姜的亩产提高五成甚至翻倍。在这些创新成果基础上,湖北种姜区生姜种植的成本降低了50%以上,种姜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创新的力量让历史悠久的种姜技术勃发新机。目前,湖北荆州和重庆梁平等地更是将生姜种植与预制菜产业紧密相连,让生姜逐步从餐桌上的“配角”升级为助农增收的“主角”。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