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星期五
精品科普创作要有料有趣
□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科普高质量发展依靠更多更优质的科普内容。如何实现更高水准的创作?如何培育良好的创作传播生态?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承办的“科普创作传播的范式变革”专题分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科普传播形式呈现新态势

    目前,科普理念、手段、方式、机制等呈现出新变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应用、教育文化再次呈现出交互推动、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达医晓护”科技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韬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普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助力和技术的迭代在科普事业的壮大成长中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

    相较于传统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普传播有着更强的互动性,拥有更多反馈机制,创作者可以及时调整内容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科普效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对技术推动科普发展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提升科学素养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也对科普内容的信息含量和质量提出了一定要求。“以前的科普内容更倾向于单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为了满足公众的诉求,现在的科普内容更为综合,比如将科技、人文等结合到一起。”

    “内容数字化也是科普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态势之一。越来越多的图片、书籍被数字化,以线上虚拟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资深动画艺术家道尔顿·格兰特介绍,数字化是把双刃剑,由于数字时代下受众的时间更加碎片化,在注意力稀缺的背景下,创作者将科普内容做得有趣、有影响力很有必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表示,面对当今的时代之变、人民之需,科普创作与传播需要摒弃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实现跨界协同。

    科普创作更强调人文精神

    未来,我国的科普之路该怎么走,与会专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科普创作要系统化、学术化、制度化,只有这样,科普创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科普小儿科’的现象。”王韬认为,未来的科普创作更需要专业分工,也就是将内容产出交给专业的创作者去做,传播渠道交给专业的传播者去做,分工明确更加有利于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将科普内容做优做强。

    2018年,同济大学教授吴於人联合同济大学10位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并开始探索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科普,目前已成为千万粉丝熟悉的“不刷题的吴姥姥”。在会上,吴於人分享了王大中等科学家的故事,强调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对科普传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从我的视频里,不光学到知识、方法,还有精神。”吴於人认为,在科普创作的时候,紧紧抓住受众的好奇心,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科学史重点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李亮呼吁,应将科学史教育有机地纳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纳入大学的基础通识性课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