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星期五
近日,在甘肃省敦煌市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普氏野马自然放归野外。这是1985年“野马返乡计划”提出以来,首次实现普氏野马的自然放归——
普氏野马“回家”为啥这么难
□ 文/图 郭 耕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全世界唯一现存的野马,过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草原。20世纪中叶,普氏野马在野外灭绝。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野马还乡计划”,从国外引进普氏野马进行繁育保护。如今,经过近40年的人工繁育,普氏野马生存良好,种群数量不断增大。

    重引入拯救,实现从国外向国内的回归

    普氏野马别称蒙古野马、新疆野马、准噶尔野马,其为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在地球上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它体形似家马,头大颈粗,耳短小而圆,无长额毛,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脊线,而家马则鬃毛短而直立,鬃毛下垂,背部没有黑线。

    另外,普氏野马尾基部毛短,四肢下部前面黑色,其夏毛背部浅棕色,体侧色淡,腹部黄白色,冬毛长而厚,毛色较淡,呈浅黄色。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喜欢栖居于草原、丘陵、沙漠,主要食用芨芨草、芦苇,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一般喜欢集群生活,冬季群大,夏季群小,感官敏锐,性格暴躁,多在白天活动,体壮擅跑,无固定栖息地。

    普氏野马2岁性成熟,一般在6月份发情交配,次年4—5月份产仔,每胎1仔,幼驹出生后几小时就能随群奔跑,寿命为25—35年。

    1876年,因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可可托海附近买到马皮,后即发现活物,轰动全球动物界,从而得名“普氏野马”。但是,1947年最后一次捕获后,便再无收获,普氏野马算是在中国本土灭绝。幸有欧洲动物园饲养,所以,这个物种才能绝处逢生。

    在国际濒危物种拯救措施中,有一类即为“重引入拯救”,涉及到我国的有3种动物,即麋鹿、普氏野马、赛加羚羊,而普氏野马是我国“重引入拯救”野生动物项目中的唯一一个奇蹄目物种。中国、蒙古等国家作为普氏野马的原产地,从国外引进普氏野马开展人工繁育驯化,经过多次放归恢复野外种群。

    野马归野,实现从人工向自然的回归

    通常,野生动物的放归活动是一步到位,直接放在放归点。比如在此之前,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的野马和麋鹿的野外放归。

    但是,此次跟以往采用麻醉装车转移大型野生动物行动不同的是,总计40匹、10个种群的普氏野马,由牧民骑着家马前头引导,沿途布置5处水槽和苜蓿食物补给点,让它们自己“回家”,也就是此次放归目的地——30公里外的大马迷兔湿地。

    大马迷兔湿地是一处植被茂盛、地形多样、湿地、草地、戈壁、雅丹多种风貌并存,且具备生态多样性的野外放归地。野马野放,难就难在不易找到纯粹荒无人烟、又水草丰沛之地,能有大马迷兔这样一处人迹罕至、鲜有人为影响,特别是远离车辆干扰的地方,实在是难能可贵。“野马归野”既实现了从国外向国内的回归,也实现从人工向自然的回归。

    我们希望告别人类管护的野马将会生存和繁衍得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普氏野马生存区域要严防接触家马。否则,若发生“自由乱爱”就会前功尽弃,生出“非家非野、不伦不类”的杂交马。

    我们在一些外国电影中见到的西部牛仔与家马野放场面,都是欧洲野马的驯化后代。人们熟悉的家马均是从欧洲野马驯化而来,品种繁多。实际上,欧洲野马在1877年就灭绝了。

    此次野外放归,西有新疆,东有内蒙,位置居中,将普氏野马生活地域的相互连接,进行有益推进,这会对未来普氏野马纵贯东西国家公园图景,产生重要影响和铺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