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主观认知很难改变,而且往往存有负面情绪,公众对于食品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也常抱有怀疑态度。这种情况下,科普易激发抵触心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坦陈,科学共识向社会共识转化仍然困难重重,高质量的食品安全科普仍是稀缺品。
9月20日,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陈君石在会上表示,“听不到,难破圈”“飞沫化,难影响”“ 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是食品安全领域应急科普遭遇的三重困境。
“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对消费者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是食源性疾病。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并不为广大消费者所认识。消费者认为的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是食品添加剂,接下来是农兽药残留。”陈君石直言,以毒蘑菇中毒为例,去年一年,中国发生了约7000人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几十人死亡。这也体现出了应急科普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科普不是自娱自乐、自我感动,要有效地影响公众认知、态度、行为,然后培养推动公信力。”如何做有影响力的应急科普?陈君石建议,首先要改变理念,从单向告知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科普”;其次要改变团队,从“单一主体”到“双主体协同”的专业团队,让自然科学家站在前台,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社会科学家站在后台提供交流策略,来提升高质量科普供给力;第三要改变模式,推行社会科学循证的精准科普模式,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受众快速认知洞察。
从食品安全到全社会各个领域,应急科普能力提升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传播科学知识,提供公众所需的应对指导。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科普工具和设备,提高科普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齐让指出,应急科普能力建设需要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科学研究和专业培训、多方合作和共建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媒介技术越发达,伪科学信息的传播反而可能更快,影响力更大。面对伪科学信息的泛滥,传播者应该如何与公众沟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看来,信息疫情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现象,是信息病毒在各种条件激发下出现的大规模传播并产生的严重社会影响。她指出,与公众沟通应该采取多元化、互动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策略,增进公众对科学信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