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走进非遗课堂
绳结,拴在古老文明的源头,成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物象表达。它孕育出文字,像拉动历史车轮向前的引擎,将华夏文化书写在广袤的大地上。
《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即,上古无文字,用结绳来记事,以后不足以使用,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骨针。当先民用绳线穿制兽骨、贝类装饰品及缝制衣物时,结绳和缝纫技术已然萌芽。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有不少竹编织物、花边织物和丝麻织品等,其中丝麻织品有麻布片和麻绳。据考证,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前2600年的麻绳,是编结的材料和雏形。先秦《何彼襛矣》言:“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意思是,渔人钓竿系的什么线?乃柔韧的细丝合成渔线。
《红楼梦》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曹雪琴写宝钗的丫鬟莺儿给宝玉打络子。莺儿在编结中,普及络子妙用、色彩搭配、形状变化等常识,打了个漂亮的梅花络。后来宝钗建议她用金线打络子,将宝玉那块玉络住。打络子,暗喻“金玉良缘”,草蛇灰线照应主旨。
绳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到如今的装饰艺术。根据设计的图案,选择丝、棉、麻、尼龙、混纺、皮革等不同材料,配上珠子、宝石、铜线、铃铛等配饰所做的艺术品。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编结中,通过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著名艺术家黄永松对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编结艺术,整理归纳出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赋予其响亮的名字——“中国结”。
为能让绳结在继承和创新中走向未来,北京市延庆区博物馆开展非遗体验课,由延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文利现场传授。
编结使用镊子、固定板、珠针、剪刀、胶枪等工具,按照选料、打板、编制、整形、定型、制穗、装配等步骤。李文利强调了“绳尾、绳耳、绳环”三个术语:绳的末端叫绳尾;绳中间拧成的线圈叫绳耳;将绳耳一端交错叠加在另一端上,就得到了绳环。编结时,左手张开,每根指头都肩负着“固定物”的任务。右手运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技巧,将不同颜色的绳结分别套在手指上,严格按照章法循环有致地编织。颜色鲜艳的绳子,在两手之间或延展、或勾连、或组合,呈现出形状各异的结饰品。编好后,按绳子走向调整结的位置、绳的松紧,以求艺术品更加完美。
用彩线当画笔,再现律动的古文字。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出国泰民安的气象;新人的同心结,祈愿百年好合的幸福;汽车上的平安结,佑护一路顺风的心愿。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西瓜老板编的网结,农村老翁拴牲口的链扣结,老妇人编的盘扣结,以及截取谐音的吉字结、鑫结、鱼结、如意结等,成为吉庆有余、万事如意等祝福的灿烂文化符号。
绳结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盈而美好的寓意。改编张先的词句“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那就是生活多绳线,可编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