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无哭声手术室:让孩子放松如在游乐园
□ 刘训俭

    刚满4岁的昊昊要做扁桃体手术,术前,他的妈妈紧张地对我说:“孩子出生以来从没有离开过家人,特别胆小,这次手术家人又不能陪同,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不那么恐惧啊?”

    昊昊妈妈这种担心,是多数面对孩子手术时的父母都会产生的。不过,随着近年来无哭声手术室的建成,有效避免了孩子哭泣,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同时,也让家长感觉更加放心。

    体现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手术那天,昊昊在妈妈陪伴下来到手术室门口,我们安慰他:这里和平时玩耍的儿童乐园一样,有很多玩具和喜欢的童话书,鼓励他要成为坚强的小超人。

    进入到海底世界般的等候室,护理人员陪着昊昊去探索未知世界。他一会儿骑上摇摇木马,一会儿戴着听诊器给玩具熊看病,一会儿开着电动玩具车转圈。在这里,昊昊高兴得手舞足蹈,完全像到了游乐场。他不再那么依赖妈妈,妈妈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昊昊充分放松后,我们就和他商量:“咱们开着汽车去转转怎么样啊?”他非常配合,高兴地开着电动汽车与我们同行,一名护理人员在后面帮忙掌舵确保安全。就这样,昊昊顺利进入手术间实施麻醉,分离导致的哭闹真的不见了!

    顺利完成手术的昊昊,身体恢复良好。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昊昊妈妈的肯定和赞扬。

    主要是为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

    其实,设置人文关怀的无哭声手术室不只是为了避免孩子哭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

    据文献统计,麻醉下反流误吸的发生率为0.1%-19%,其中由于误吸导致了高达9%的麻醉相关死亡率。有研究表明,患儿在围麻醉期反流误吸的整体发生率为0.1%-0.4%,其中患儿急诊全麻手术发生反流误吸的概率是择期手术的4.5倍。

    另有文献证实,在小儿麻醉后的死亡原因中,发生呕吐、反流误吸并发症占有重要地位。麻醉期间一旦发生反流误吸将导致机体氧合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脑损伤最为常见。

    为什么会发生反流误吸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保护性反射。我们的呼吸道除了传导气体,还有避免分泌物和异物吸入气道的功能,比如咳嗽、打喷嚏、收缩支气管等都是将异物排出呼吸道的方法;另外,当有异物刺激咽部,我们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保护性反射,也就是医生常说的咽反射,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包括食物或者胃酸反流经支气管进入肺内。对于年老体弱、婴幼儿、病情危重的患者,特别是麻醉状态下的患者,这些反射的保护作用就会大大下降,易导致分泌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

    解剖结构所致。小儿食管的腹内段短;上食管括约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低于成人;通过食管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作用较弱,麻醉后各种反射特别是喉反射消失,容易导致反流误吸。

    麻醉药物的影响。有些全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肌肉僵直,使用药物后有时会出现声带突然内收关闭发生呛咳,容易诱发反流误吸。

    气管插管类型。由于小儿气道最狭窄处位于环状软骨水平,不适合选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所以临床上更多会选用无气囊的气管导管,失去了严密的封闭性,增加了反流误吸的机会。

    麻醉操作引起。全身麻醉诱导期麻醉医生托下颌,通过面罩覆盖口鼻加压给氧,气体进入胃肠道过多,导致胃肠扩张,也会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

    无哭声手术室的出现,体现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通过帮助小朋友转移注意力到喜欢的环境和事情上,让小患者逐渐和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医护人员的陪伴和夸赞也可以有效减轻小患者的焦虑。无哭声手术室将人文关怀与专业工作并举,通过温情、温暖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有效缓解了小患者跟父母分离的痛苦和对手术的恐惧。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管护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