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域探奇湖:亚洲中部干旱区的22个湖泊》,刘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左图为新疆喀纳斯湖神仙湾手绘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
编创手记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科研人员对全球1972个大型湖泊和921个大型水库展开的研究显示,近30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消耗等因素影响,地球上超过一半的大型湖泊趋向干涸,对全球近20亿人的生活构成了威胁。文章呼吁人们采取行动遏制气候变化,并采取可持续的用水方式。
地球上的湖泊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8%,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一旦形成,就会不断演变,也正是这种演变,吸引了科学家和游客等不同人群的视线。透过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观察视角,自然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由新疆科普作家刘瑛创作、清华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旱域探奇湖:亚洲中部干旱区的22个湖泊》(以下简称《旱域探奇湖》)一书,从科普作家、科考队员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亚洲中部干旱区特色鲜明、风景各异,且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22个湖泊,其中包括新疆的湖泊16个,青海的湖泊3个,中亚的湖泊3个。这些湖泊,有的人迹罕至,只有科考队才会涉足;有的声名远播,是人们向往的旅游打卡地;有的历经百年,依然在干涸与复活之间徘徊;有的则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成为大地的烙印……
对于很多人来说,囊括了中国西北地区在内的亚洲中部干旱区,是一片陌生又神秘的土地。“水是万物的生命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散落在这里的湖泊,不仅是生物生存发展之必需要素,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元素。同时,这里的湖泊也是气候变化的“响应器”。人类活动对这些湖泊的影响还充当了气候效应“放大器”的角色,湖泊的变化与演变,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息息相关。
古往今来,人们对湖泊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成书于1世纪的我国古代《汉书·西域传》中就对博斯腾湖有着较为翔实的记载,而《新唐书·地理志》中则记录了伊塞克湖。西方对湖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5世纪,但对湖泊的综合研究,则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作为一个地理单元,湖泊研究有着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极其复杂而多变,而人们对湖泊的深入认知,至今仍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中。
在《旱域探奇湖》一书中,作者刘瑛通过介绍东疆、北疆、南疆,以及青藏高原和中亚等地区的22个湖泊,试图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了解湖泊。书中所涉及的大多数湖泊,都需要历经远途、翻山越岭或穿越荒野去找寻,除了大概率上可以预见的湖光山色之外,还有变化着的多彩湖水颜色,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以及各种奇特的草木鸟兽。读者可以从一个湖的源头来了解它,可以从湖中的生物推断它,也可以从一个干涸的湖盆去认知它,更可以从湖畔的鸟兽去领悟它,当然也可以通过河流掌握整个河湖流域的概况。
在内容上,作者除了介绍了自己的亲身见闻,也查阅了大量文献,引用的一些资料和数据,是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最新成果。在介绍巴里坤湖时,作者还重点引用了《汉书》《后汉书》中的相关介绍,让历史与现实隔空交融,心灵与湖泊近身交汇,用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注解湖泊的时光变迁,让这本介绍湖泊的博物科普书平添了几许岁月的厚重。
在创作手法上,作者结合自己的科考经历,融合科学人文思考,采用科普的形式,通过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和湖泊演化的归纳,以期唤醒更多人主动了解、探索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山山水水,能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作为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连接点,湖泊记录了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历史演变过程。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湖泊是区域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多个尾闾湖面临干涸或其他生态危机,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波动甚至已经超出了生态安全阈值,导致河道断流、天然绿洲缩小、湿地消失、盐尘暴频发等严重的环境退化。
这一区域因湖泊退化引起的环境危机,曾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切。随着科学家的深入探究,人们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效措施正在实施,不利的局面正在被逐步扭转。
旱域探奇湖,千里自同风。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已经切实感受到国家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希望有更多读者踏上亚洲中部干旱区这片土地,游走于其中,开启自己的“寻湖”之旅。
(作者系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普图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