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减碳功能强大,杨树不应因絮构祸
□ 宁攸凉 丁昌俊

    漫天飞絮钻入行人眼鼻中,易引发过敏、哮喘;飘进居民家中,影响环境卫生;一旦遇到火源,有可能被点燃引发火灾……近年来,杨树频频遭受市民嫌弃。

    与杨树飞絮带来的不便相比,其拥有的生态、碳汇、经济与文化等功能与价值巨大,可谓“功大于过”。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杨树能够种植在半荒漠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常用树木,在防治荒漠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加大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杨树的功能与价值的认识十分有必要。

    杨树固碳增汇优势突出

    生态功能强大。杨树具有释氧、滞尘的功能。有实验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172千克二氧化碳,释放125千克氧气,滞尘16千克。杨树具有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的功能。数据表明,通过示范推广良种良法造林和关键高效栽培技术,100万亩杨树可涵养水源总量5.69亿立方米,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为2657.5万吨。我国北方地区建设了大面积以杨树为骨干林带的农田防护林,杨树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环境保护和生产具有直接贡献。城市中的杨树还具有降温增湿功能。高温天气下,杨树能开启遮荫和蒸散作用,同时打开“制冷”和“加湿”功能,显著降低夏季高温时段的气温。杨树还具有显著的抗大气污染的能力,它对二氧化硫、氯气与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的抗性和吸收吸附能力极强,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抗污树种。

    碳汇功能突出。杨树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广泛种植的速生树种,对于巩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杨树吸收固定的碳,大部分储存在林木生物质中,具有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由杨木加工成的木制品也可长时间储存碳。与其他树种相比,杨树具有速生、丰产、种植面积大等特点,从而迅速成为我国固碳增汇人工林中优势树种,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全国现有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57.07万公顷,蓄积量为5.46亿立方米。通常,1公顷杨树林1天消耗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由此可见,杨树人工林碳汇能力十分可观。

    经济价值显著。我国杨树有60余种,在中国国土面积四分之三的区域均可种植,其现有人工林居世界第一,每年可提供全国30%左右的木材,为经济社会提供大量木材。杨木已成为我国人造板与木质家具行业的主要原料。此外,由于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较低、非纤维素杂质少、木材色洁白、易漂白等突出优点,杨木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制浆造纸原料。

    文化内涵丰富。我国杨树栽植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学中,有隋代无名氏《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清代刘鹗《老残游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生动描绘了杨树的形象特征。在文艺作品中,有茅盾先生著作的《白杨礼赞》,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张治国、王洪才编剧的电影《塞北小老杨》,歌颂了杨树英雄的品格。在劳动人民心中,杨树是伟岸、挺拔、坚毅的代表,象征希望、活力、坚强。它就像是身处逆境但仍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劳动人民,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大科普宣传为杨树“正名”

    加大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杨树飞絮的正确认识。杨树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杨树从苗到树再到成材具有周期性;幼龄杨树不开花、不结果,成熟期雌树会开花、结果。早前,受生物特性和技术性局限,苗期杨树雌雄性状难以分辨;城市绿化用苗中多是雌雄混杂,进入成熟期后,雌性植株授粉后发育产生种子,形成飞絮,是树木的一种生理现象。

    科学施策,逐步解决杨树飞絮问题。如果能在杨树性成熟前科学采伐或者适时更新栽植适宜的雄性不飞絮杨树品种,飞絮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鼓励有条件地区特别是城市等人口聚集区域栽植无絮杨,逐步替代原来飘絮杨树。对于现有的杨树,可以通过采取苗木雌雄鉴定并推广雄性杨树,以及采取激素控制、杨树喷湿、截干剪枝等措施,逐步治理杨树飞絮问题。

    推广示范良种良法,充分发挥杨树功能和效益。根据生态区域划分,因地制宜,大力推行杨树优良新品种的应用,研发高效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优良特性,提升杨树人工林木材产量和质量。及时更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林网防护林等各类防护林中的不适宜杨树品种以及过熟林,巩固提升防护林的功能和效益。

    发展杨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发展立体林业,引导和鼓励发展杨树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及森林旅游。鼓励杨树的多种产品开发和生产,扩大杨树产业的应用领域。以扶持龙头企业与打造知名品牌为抓手,推动传统木材加工、木质家具与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延伸杨树木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一作者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第二作者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