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2日 星期五
瓷承华夏
紫砂,独具“豁达品质”
□ 杨兴化
视觉中国供图

    提起紫砂,人们并不陌生,会立马联想到江苏宜兴。中国自古茶器种类繁多,宜兴紫砂的出现,不仅壮大了陶瓷茶具家族,还加深了陶瓷文化底蕴。尤其是紫砂人皆爱之的“豁达品质”,几乎令其他陶瓷所仰止。

    大自然的偏爱

    紫砂属于陶瓷,又不同于陶瓷。因为其矿料独特,烧成温度通常在1200℃―1350℃之间,坯体结构致密、接近瓷化,所以可作为实用器。独特的是,紫砂器泡茶留余香,种植物不烂根,透气而不透水,加上自然古朴的光泽,用之饮茶给人一种沉稳大气、宁静致远的感觉。这完全取决于大自然馈赠的紫砂泥。

    宜兴盛产紫砂泥,且种类丰富,如嫩黄泥、石黄泥、天青泥、梨皮泥和汉红泥等。研究表明,紫砂泥成分复杂,泥料粒度介于粗泥和细泥之间,又区别于制陶瓷器的黏土、高岭土等,用它制成的器物,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细小颗粒起伏变化,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砂质效果。加之它着色氧化物较多,烧成后多呈棕红、褐色、绿色、黄色等色彩,无须上釉,仅凭自然光泽肌理即可实现艺术表达。

    此外,因紫砂泥中含有较高的助熔剂,故无法达到普通瓷器的致密度。经实验,提升紫砂烧制温度使其瓷化,结果因内部液相较高,器物变形,表面布满缺陷。所以,紫砂正烧温度下,其微观结构介于陶与瓷之间,这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使用感受。

    紫砂器微观呈现连通孔隙结构,但孔隙比陶器小,因而气体分子可以透过,水分子则无法通过。用紫砂壶喝茶可以发现,茶具表面隐隐有湿润感,这便是它“透而不漏”的特点,也是大自然赋予的“鬼斧神工”。

    紫砂兴盛于明清

    紫砂始于宋元时期,而兴盛在明清时期。北宋诗人梅尧臣《苑陵集》:“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泥即紫砂器。至元代,紫砂陶烧制突飞猛进,做工精细,造型典雅古朴,更衍生出在壶身镌刻铭文的装饰方法。到明清时期,紫砂陶制作技艺不断发展成熟,促成了紫砂器具的广泛流行。

    自金沙寺僧人烧制紫砂开始,明供春、时大彬等人对后世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引作用,培养了一代代紫砂艺人。而清代则以陈鸣远和陈曼生为代表的紫砂艺人进一步将紫砂推向了更高层次,使紫砂艺术达到了巅峰。紫砂器优越的实用功能自然是其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能忽略社会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对其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明中叶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繁荣,商业化浪潮高涨,同时促进文人雅士的心理变化,由早期的保守、僵化,走向好奇、思变,追求精神超脱与隐逸自由。而这种精神的外化表现在对工艺美术设计的参与和推广。

    紫砂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光泽,以及与茶文化的紧密关系,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而明代以来饮茶风尚的盛行则促进了紫砂业的发展。在文人参与艺术设计的基础上,紫砂借由茶文化开始了其发展历程,并衍生出了多种器型,受到人们广泛欣赏和追捧,从而开启了其兴盛之路。

    体现和谐之美

    自紫砂出现,便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备受人们追捧的原因,莫过于传递了“和谐”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宋朝以来,文人崇尚自然,含蓄、简素的美学韵味是其典型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说到底就是“和谐”思想。紫砂艺术的造物观在显现单纯的“器”这一概念基础上,蕴藏着对“和谐”理念的认同,即包容性,此为紫砂艺术所追求的造物观念与审美理想。紫砂器造型种类繁多,通过模仿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等造型体现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更通过贴塑、捏塑、篆刻等装饰手法丰富其艺术性,无不体现包容性的美学概念。

    当今时代,人们的艺术观念和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紫砂艺术受到现代艺术思潮、西方艺术理念及科学技术手段的影响,在其文化理念、造型设计、壶身装饰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丰富的器型、雅俗共赏的多元化设计特点、亲民的价格使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以事实诠释了紫砂的豁达。

    (作者系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工学博士)

    本版投稿邮箱  769131563@qq.com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