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一起研究种子 (图片由作者提供) |
开栏的话 “好的科学课,是把孩子当成科学家来教。”从教科学知识,到教未来的科学家,这不仅是“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老师对学科理解的变化,也是正在进行的科学课改革的呼唤。
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本报联合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开设“科学教育进行时”专栏,宣传各地科学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展示科学课堂典型案例,展现老师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索过程和心得体会,以期为科学课堂教与学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
春夏之交,走在福州的街头巷尾,木棉飞絮随风飘舞,宛若北国飘雪。面对着学校操场上如积雪般的“棉絮”,四年(三)班的邱同学惊喜地发现,棉絮中夹杂着一个个如绿豆般大小的黑色颗粒,由此也引发了班级其他小伙伴的讨论:这是木棉絮飘落时带下的杂质吗?还是木棉花内自带的种子呢?
孩子们争持不下,一股脑儿地跑到办公室,非要我做“裁判”。我立刻从学校器材室取了几个放大镜和培养皿,跟随孩子们回到操场上,一起收集黑色颗粒,进行进一步观察。
孩子们有的直接趴在操场上,使用放大镜观察;有的计划将种子浸泡于水中,等软一些再切开查看;还有的干脆回到班级中使用班级电脑直接查阅资料……当孩子们确认了这些黑色颗粒就是木棉花的种子时,脸上洋溢出的喜悦和自豪,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此后,各种各样和种子相关的问题更是纷至沓来:木棉树这么高大,种子这么小,怎么发芽长大的呢?木棉絮有什么作用呢?……问题之多、问题之广、问题之复杂,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为了守护住孩子们这份纯粹的好奇心,我向学校科学教研组的老师们正式提出了开发课程,带领四年级孩子共同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也得到了福州市台江区科学名师工作室和学校的支持,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项目化课程《种子云研究所》应运而生。
课程以“策划一场种子展览”为任务驱动,让孩子们化身为策展人,投入活动中,规划展区布局、策划展区内容、商定展品呈现方式……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想方设法采集校园、生活中能见到的种子,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查阅资料认识种子的传播与价值,携手志趣相同的小伙伴组建探究小分队。
遇到难题,孩子们也积极向各学科教师寻求帮助。比如,与数学老师一同进行展区面积使用最大化的测算;与美术老师共同探讨布展区域的色彩设计,美化展区;和语文老师咬文嚼字,反复修改展区介绍文字;和信息技术老师尝试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研究成果……在两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真实的学习在问题不断解决中迭代发展,学科的融合在项目化学习中自然发生,儿童的核心素养在进阶式活动中获得提升。
当然,在项目化学习推进的历程中,我们也经历过迷茫甚至困难。当策展完成准备着手进行展示时,福州突发疫情,禁止人群聚集。眼看着展览要被喊停,辛苦忙碌了许久的孩子们急得都快哭了出来。有什么办法既能在人群不聚集的情况下,又能展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呢?
我立刻组织孩子们分组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各种方案都行不通时,展览也因此陷入僵局,直到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这位家长是一名网络技术人员,他建议我们将展览的种子实物制作成电子素材,通过数字云盘进行存储,生成二维码用于交流。
在这位家长的启发下,我和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小伙伴立刻上网搜索相关材料,最终确定选定存储平台。然后,邀请那位家长教孩子们制作种子专属二维码,供家长、学生参观了解。之后,孩子们又在这位家长的指导下,收集了大量植物种子,拍摄了大量照片,制作了一款简易的种子识别软件。安装之后,孩子们就能随时随地对不认识的种子进行识别,不仅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也变得更加有趣。
两个多月来,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老师,我没有刻意去组织这项研究,只是默默努力守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允许学习自然地发生。原来,科学和技术的碰撞是如此不可思议;原来,教与学的换位是如此充满意义。
(第一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研员,第二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二实验小学科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