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星期五
天坛圜丘望灯杆:隔空对话的神器
□ 王子涛 陈 娇
圜丘望灯杆(图片由作者提供)

    圜丘坛是明清两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天坛正是因为圜丘坛祭天功用而得名。在祭坛的西南角有着3座石台,最北侧的石台上矗立着1根长杆——望灯杆。望灯杆与斋宫钟楼遥相呼应,有着传递信息的特别作用,被称为“隔空对话的神器”。

    望灯杆的组成

    望灯杆由石台座、望灯台、望灯杆、望灯及戗杆组成。现保存有青石望灯台3座,其中北侧望灯台上竖起的长杆就是望灯杆。在嘉靖年间,圜丘初建时仅设1座望灯杆,明崇祯年间又增建了2座,使天坛的望灯杆增至3座,这3座望灯杆也被称为“三才杆”,寓意着天地人“三才”。明清时期举行祭天大典时,会在望灯杆上悬挂望灯。

    望灯杆的高度

    按清朝礼制,圜丘望灯杆高九丈九尺,据说天高九重,故灯杆也取九丈九尺之数。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数字“9”就是10以内最大的阳数。圜丘是古人祭天的场所,算是极阳之地,所以尺寸取的就是9的倍数,但望灯杆的高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明嘉靖初建时,望灯杆高九丈九尺九寸,到了清雍正年间高度为九丈,清乾隆年间更改了望灯杆的尺寸,达到了十丈零四尺。清嘉庆皇帝时期再一次更换了望灯杆,虽然当时西南各省抗清的义师已全部平定,但是因为连年战争,森林多被损伤,导致大木难求,就把灯杆的长度减少,恢复成了雍正年间所定的长度。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望灯杆只剩下了1座,剩下的2座到哪去了呢?原来,在袁世凯复辟举行祭天大典之前,拆掉了南北2座望灯杆,只留下了中间这1座。到了1936年,因为大风的缘故,把最后这座望灯杆也给吹折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望灯杆是在1990年代前后复建的。望灯杆为钢管,红漆包镶木,上覆鎏金宝顶,架以品字形戗杆,杆高为32米,极为壮观。

    明朝时,望灯杆通身蓝色油饰,画红火焰金蟠龙,上为镀金铜顶,四周的戗木也是蓝色油饰,画金云红火焰。到了清代改为通身朱红油饰,不绘彩画,杆顶仍为金色。

    望灯杆上的望灯

    望灯杆上悬挂的灯笼就是望灯了。据记载,望灯高2米,直径达1.3米,里面可以容纳两个人盘膝对谈。望灯是用铁丝织成花纹的“灯笼套”,宛如瓮形。在套里糊上黄色棉纸,用木板制成“灯托”,在灯托上点燃蜡烛,再把灯笼套套上。望灯形状类似于旧时北京人常用的“铁丝灯笼”。但是平常的铁丝灯笼,基本上是手提的手灯,或者是大门洞上所挂的门灯,大小和这个望灯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灯笼里面所燃点的蜡烛,同样不凡,是四川、云南等省份所进贡的黄蜡。经内务府蜡库工人加工制作,最终制成高4尺、粗1尺,铸有凸龙花纹的蜡烛,被称为“蟠龙通宵宝蜡”。这种蜡,可以由晚间六时,燃点到次日早六时,12个小时不仅不灭,还不流蜡油,通宵还不用剪蜡花,可以说是中国“宫蜡”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望灯杆的作用

    古代祭天大典的时间在每年冬至日。日出前七刻举行,这个时间正是天色最黑暗的时刻,举行祭坛大典光源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照明,建造了望灯杆。除了提供照明,望灯杆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与斋宫钟楼的永乐大钟进行“隔空对话”。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当皇帝完成斋戒准备起驾去往圜丘坛时,钟楼鸣响太和钟,圜丘内的望灯杆升起望灯,预示着祭天大典正式开始;在祭天仪程结束后,伴随着望灯的熄灭,也预示着祭天大典的结束,所以望灯杆和钟楼也成了天坛里不可或缺的“隔空对话的神器”。

    古人在没有通讯设备的情况下,为了不破坏祭祀典礼严肃、神圣的气氛,利用斋宫的钟声和望灯杆的光线实现了祭祀典礼中传达信息的功能,这无不体现了古人无穷的智慧。

    (第一作者系北京天坛宣教中心助理工程师、第二作者系北京天坛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