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星期五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涵养科普发展“能量池”
□ 刘子亮 孙天垚
图为广州黄埔区一展览馆内,工作人员讲解新材料知识。 
视觉中国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进一步走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跨入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科普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石,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需要高素质科普人才作支撑。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不断创新升级,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科普资源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各类资源供给基本充足、配置日趋合理;科普支撑保障能力逐渐提升,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科普社会动员力、组织力不断提升;科普供给能力明显进步,各类科普产品和服务极大丰富,科普产业初具规模,科普业态日新月异,科学传播平台和技术不断创新。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这主要表现为科研人员不愿做科普、不会做科普、不敢做科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科普专职人才普遍存在科普理论素养较低、科普实践能力较弱、科普手段单一等问题,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精神

    针对目前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

    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要“两手抓”、协同推进。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提高科研人员目标价值动机。科研人员只有内心认同科普,把科普作为科研一部分,并在科研工作中设置适宜的科普工作目标,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行动导向,才能激发做科普的内在驱动力。二是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建立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考评制度、激励机制等。三是加快推动国家重大人才政策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适用,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资源配置以及奖励考核等方面的政策。

    人才培养需要“质”“量”齐升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于科普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已有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主要培养科技传播理论人才、科普场馆教育人才、科普产品研发人才等,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探索了有效的培养模式。由中国科协、地方科协、科研院所、科学传播机构为主导的科普继续教育培训是科普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就目前来看,我国虽然在科普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实施了一些举措,但仍存在培养规模较小、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机制单一、培养过程动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加强人才培养的“质”与“量”很有必要。

    未来,我国可在规模上壮大专职、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设科普能力提升课程,加强科普创作、科普研究、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科普产业开发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从渠道上充实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是应有之义。相关管理部门可将博物馆、科技馆、开放实验室等科普场馆、科普基地作为载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科普志愿者加入科普工作中,不断扩大科普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此外,我国还应健全在校学生参加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通过校园科技日、科普日等活动,让学生知科普、懂科普、爱科普,并吸引大学生、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普志愿工作和科普活动中,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后备军。

    树立人才培养的“系统观念”

    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树立人才培养的“系统观念”。一是在能力提升方面,要摸清科普人才成长规律。科普人才主要由科普专职人才、兼职人才和科普志愿者组成,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人才特点,建立差异化的专业素质提升培养机制,针对基层科普人才开展科普政策宣讲,加强科普基本理论、科学传播规律培训,提高信息检索收集能力,提升策划组织能力,增强新媒体传播技能等。

    二是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加强科普人才培养的整体谋划,完善科普奖励激励机制。政府机构、各级科协要制定和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完善科普工作者评价体系,在表彰奖励、人才计划实施中予以支持。

    三是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前中后期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在人才培养前期,充分调研基层科普人员受教育需求,“量身定制”科普能力提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期,通过科普理论考试,测试科普人员科普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培训内容;在人才培养后期,将培训人员嵌入提前构建的科普实践应用场景,面向不同受众开展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