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校优化了课程教学供给。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对巩固“双减”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科学教育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等多项内容,是提升人的科学素养的教育。开展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备内容。
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课堂依然是主阵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好科学与自身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境中建立关联,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这些认识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对于学生正确的认识,我们要通过更加科学、系统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建立起知识体系。对于学生错误的认识,要予以纠正。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是学生基于自身经验的学习前概念,是他们开展新学习的重要基础。
情境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创设课堂情境,就是找到学生熟悉的场景,使知识不再独立、凭空、突兀地出现,让学生通过已有的前概念去学习新知识。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之中。情境的创设需要尽量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熟悉的真实场景中融入学科知识。如有必要,情境中可以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更加顺畅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链、知识面和知识网。
活动中达成目标,强化自主探究
经历过的事件才会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学习需要学生的身心体验。合理有效的课堂活动,就是学生课堂上经历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要基于情境和学习目标设计活动,利用活动规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辅助学生思考。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自我生成知识的过程,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活动中相当于以一个科研工作者身份,体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职责是运用自己的经验,为学生设计学习方案,提供学习支持。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创新型人才所应必备的能力。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教师不应该简单否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研究验证,保护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避免出现学生等着教师灌输的被动状态,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经历。
团队中促进成长,提升科学素养
与同伴的交流能够促进学习的发生及学习成果的固化。学习科学特别强调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体到课堂上就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有助于学生相互交流观点,促进不同个体思维的流动和交锋,深化学习的效果。同时,合作本身就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和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为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团队设置应当综合考虑成员的成绩水平和能力特点,做到成绩接近、个性互补。成绩接近可以保证学生思维大体在同一水平,避免个别同学的单向输出,个性互补可以让学生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如善于表达的可以当汇报员,书写工整的可以设计展示材料。团队合作及合作成果的展示汇报,以及基于汇报的补充、质疑、互动交流,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又有助于学生不断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责任,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助燃学生科学探究和思维碰撞的火花,点亮学生心中的科学灯塔。
(作者系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