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雄鸟(图片由段文武提供) |
近日,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黄腹角雉,频频出现在武夷山脉的闽赣山林中,它以美丽的外表迅速成为“网红”。黄腹角雉为何罕见?具有哪些“网红”潜质?目前是否得到有效保护?
100多年间芳踪难觅,目前数量不超5000只
世界上角雉共有5个种,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和黄腹角雉,它们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黄腹角雉享有鸟类“大熊猫”的美誉。
作为我国特有物种,黄腹角雉属鸟纲鸡形目雉科角雉属,其仅分布于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中部和西北部、浙江南部,以及广西、江西的局部山区内,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它的食性较广,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如白蚁等少量动物性食物。
1857年,英国生物学家古尔德根据采自福建省武夷山挂墩地区的标本,为其定名。但是由于黄腹角雉栖息于深山密林中,性喜隐蔽,种群数量稀少,在命名之后的100多年间再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直到1981年,它再次现身浙江乌岩岭。
目前,黄腹角雉种群数量不超过5000只。因其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的趋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易危”。黄腹角雉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幸福“吉祥鸟”,头上长角身披彩裙
黄腹角雉雌雄异色,雄鸟具有美丽的外表。首先头部有冠羽;其次,两眼上方各有肉质的角状突起——“肉角”;第三,喉下围着一个肉质的围裙——“肉裙”。在繁殖季节,“肉角”和“肉裙”都会膨胀竖展起来,色彩非常艳丽。
翠蓝色+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红蓝交织,像是五彩斑斓的绶带,因此,古人把黄腹角雉视为“吐绶鸟”。由于“绶”与“寿”同音,所以,它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唐朝时被选为贡鸟。唐代诗人刘禹锡《吐绶鸟词》中写道:“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
黄腹角雉的雌鸟则大多都是通体棕褐色,上身散有黑斑,下身多有白斑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的细纹,在森林中极易与背景色融为一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防止食肉兽类、蛇类的袭击,黄腹角雉夜宿于高大乔木的茂密树冠下。有趣的是,黄腹角雉能像啄木鸟那样沿60度左右的斜枝上攀行,还能头朝下抓住树枝移动,这在其他雉类中十分罕见。
每年的3月中旬,黄腹角雉进入繁殖季节,雄性开始占区求偶。雄鸟展开颈部色彩艳丽的肉裙,而后充气,再竖起一对蓝色的肉质角,面对雌鸟激动地频频扇翅,有时会蹲伏,并上下点头。这种独特的舞姿每次50多秒,每天约10—30次。有时会连续数日,直到雌鸟接受“求爱”。
攻克人工繁育技术,成功实施野放
黄腹角雉种群为何不能快速增加?首先,它们的繁殖力弱,主要表现为产卵受精率低,孵化率低,繁殖成功率低。其次,迁徙能力差,活动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0.3平方公里,而且对栖息地要求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差。最后,由于栖息地面积大幅减少和破碎化加剧,使各种群之间形成一个个孤岛,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为解决黄腹角雉饲养难、繁殖难等问题,自1985年以来,科学家成功攻克了人工授精、人工繁育等技术,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湖南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浙江乌岩岭保护区建立了规模化的人工繁育种群。1991年以后,又在湖南桃源洞、浙江乌岩岭多次成功实施了野放工作。近年来,我国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得现有黄腹角雉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其发现地点呈现出增多趋势。
(作者系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