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唐三彩,丝绸之路上大放异彩
□ 文/图 杨兴化
出土于西安市中堡村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瓷承华夏

    作为古代中西方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自开辟以来,各国民族文化交流发生激烈碰撞,从而影响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尤其促使唐三彩陶器异彩纷呈。

    文化交流推动唐三彩发展

    到唐代,因丝绸之路带来多元文化影响,中国制陶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种当属唐三彩。

    唐三彩为何以“三”命名?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表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三命名表明其恢宏多变、气象万千的艺术特征。唐三彩何止三彩,甚至多彩,但统称三彩器。唐三彩为低温铅釉陶器,造型以马匹、骆驼、仕女等俑为主,生活器皿为辅。釉面多为黄、白、绿,部分器物釉面为紫、蓝、黑。二次烧成,素坯先经过1050℃-1150℃素烧,后在胎面刷上几种低温色釉,回窑在800℃-950℃的氧化焰气氛下烧制完成。烧制后,不同色釉互相浸润,形成自然协调、花纹流畅、绚丽多彩、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

    唐三彩融合中西方文化,造型多表现写实与浪漫特色,生动再现大唐盛世长安城生活现状、丝绸之路上商旅、骆马及货物等。比如“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誉为“驼背上的微型乐团”,表现了西域胡人小型乐队演奏的生动画面。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不仅提升了中国陶瓷捏塑技术、色彩搭配能力、装饰及烧制技法,而且为推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设计理念。

    唐代陶瓷技艺的东学西渐

    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陶瓷多以唐三彩为主,从而也促进了日本、波斯、新罗等国的陶瓷艺术发展。

    波斯三彩,西亚地区特色陶瓷品种,是唐朝与波斯文化交流的产物。波斯三彩器在唐三彩基础上融入了本地文化元素,但因烧制技术的原因,胎质较粗,吸水率一度达到30%。波斯陶工为实现器物防渗,同时达到唐三彩釉面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采用白色泥浆进行打底处理,待剔刻花瓣纹、缠枝纹、几何纹等线刻纹样后,施以多种色釉、透明釉一次烧成。其烧制完成后,流畅圆润的线条与多彩融合的色釉相辅相成、瑰丽潇洒,尽显中外文化魅力。

    此外,新罗三彩、奈良三彩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独特陶瓷品种。日本、新罗两国通过派遣使者来中国取经,并将唐三彩制作技艺与本土制作工艺相结合,产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器。新罗三彩停烧后,日本成功烧制了奈良三彩。奈良三彩多以罐等大型器为主,据考古发掘得知,其多作为礼器使用。与唐三彩相比,通过二次烧成的奈良三彩釉料发色不佳,且无釉色交融流挂现象,整体较为粗糙。日本奈良时期陶瓷制作技法较为粗糙,但受唐三彩制作技法的影响有所发展,为后时代日本陶瓷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三彩秉承的时代美学思想

    唐三彩艺术的发展渊源可追溯至两晋南北朝。两晋时期,不同矿物原料烧制后形成的独特色彩,为工匠艺术创造奠定了基础,涌现出我国北方白釉绿彩及南方青釉点斑褐彩等装饰技艺。

    随着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多元文化融合也为三彩器的艺术注入了全新理念。唐三彩艺术是在唐代万千气象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必然与时代精神面貌紧密相连。色彩绚烂的铅釉陶,体现了汉代强盛的政治经济环境,美学思想呈现出浪漫、洒脱特征。两晋南北朝的陶瓷艺术呈现出清新却又悲天悯人气息,涌现出西晋青瓷羊尊、青釉莲花尊、青瓷堆塑罐等作品。唐代盛世的审美风尚则表现了自信而张扬,对比唐代陶塑与六朝陶塑,不难发现两者之间虽有明显的继承性,但在造型和釉色方面,唐代形成了与六朝截然不同的风格。大色块艳丽的釉色装饰三彩,写实又夸张的造型无不体现热烈而壮阔的盛唐自然景象。虽然广泛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思想,但唐三彩本质仍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下所形成的道法自然的美学主张、唐代社会广阔宽容的胸怀,以及强大的文化自信。

    唐三彩沿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实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其影响远至欧洲、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北非等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代表,是唐以来丝绸之路上璀璨的光华。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基础教研室专业教师、工学博士)

    本版投稿邮箱  769131563@qq.com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