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右)、蔡旭哲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
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这次任务中,航天员又给问天实验舱安装了一套“外挂”。与上次出舱给问天实验舱安装热控扩展泵组不同,这次航天员是为问天实验舱的外载荷冷却回路加装扩展泵组。问天实验舱那么大,为何还要在舱外安装扩展泵组呢?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空间站任务长达15年以上,作为冷却回路的关键部件,泵、阀、过滤器、传感器等都需要在轨更换,液路设备必须安装在舱内才能在整流罩的包络之中,而非密封舱塞满设备和管路电缆,如果身着厚重出舱服的航天员钻到非密封舱内换液路设备,作业非常困难。为此,五院空间站热控设计人员大胆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在舱内装一套泵阀,用于支持回路早期运行,再在舱外壁留出机电液接口,上天后择机在舱外追加一套泵组,即所谓舱外“扩展泵组”。
扩展泵组由泵组和扩展机箱组成。泵组内含有泵、阀门、过滤器、传感器等,装在冷却回路上,用于支持回路的运行。扩展机箱则是用于为泵组提供合适的运行环境,使其免受外部冷热巨变、原子氧侵蚀、紫外辐照、电离辐照、空间碎片、微流星等破坏,更重要的是实现与舱体机电液的快速连接。扩展泵组安装后,问天实验舱将优先使用扩展泵组,故障或寿命到期后就换一套扩展泵组,舱内的泵组则作为备用,确保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
“外挂”方案虽好,但在舱外操作起来也并不容易,尤其要逐一把机电液与舱体连接起来难度很大。以液路连接为例,断接器内的弹簧力和液体压力都不小,出舱活动本身就不太方便,航天员单靠自身力量很难连上。对此,五院设计师们开展了大量试验验证,不断完善产品设计,形成了今天航天员所用的扩展机箱。扩展机箱采用“四标准”的思路,即与舱体接口标准化、与航天员接口标准化、与包装运输接口标准化、与内部载荷接口标准化,无论装什么,往哪儿装,操作都简单轻松。有了它,航天员安装扩展泵组时无需使用任何工具,也不需要精确瞄准或左右移位,只需完成“插入销孔定位,拨锁钩锁定,转手轮插电,拉手柄连液”四个步骤,除去地面人员确认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就能圆满完成任务。
扩展机箱还有多项妙用:将机箱内的泵组换成控温阀组就能扩展控温阀组,换成补加组件就能在轨补加液体工质,在地面换成换热组件就能在电测期间为舱内供冷,未来换成展开式辐射器模块还有望为空间站扩展散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