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后发国家的科学骄傲
□ 郑 军

    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各国在科学道路上发力狂奔。当更早的那些文明古国醒悟过来时,却已经成为科学道路上的后发国家。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在整体上追赶到位。然而,这些国家也有本民族的科学伟人可以宣传,传记电影《拉马努金》讲的就是印度的天才数学家。

    讲述这位数学天才的传记电影有两部,另一部《知无涯者》由英国人创作,使用英国人的视角,主演也是英籍印度人。而这部印度人自己的电影,服饰、化妆、道具各方面无疑更加到位。十九世纪末泰米尔人的服饰和发型,浓厚的宗教气氛等等,都是印度版的特长。

    不过,印版《拉马努金》有个我们熟悉的主题,就是“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印度人也能做到”。经常出现的情节就是人们不相信一个印度人也能在数学上有所作为,结果被拉马努金打脸。

    但是,电影无法回避一个根本矛盾。当时印度本土还没有科研环境,拉马努金是靠英国剑桥三一学院院士哈代的赏识才登堂入室。所以,电影经常出现的桥段就是某个印度人嘲笑拉马努金不切实际,而某个英国人站出来为他辩护。

    到十九世纪末,先发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科学平台。后发国家中即使有科学天才,也需要西方国家这些平台才能出头。拉马努金去世十年后,印度人钱德拉塞卡拉·拉曼获得亚洲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他完全依靠印度本土的实验条件,发现被称为“拉曼散射”的光学现象。不过,拉曼的成果属于量子理论的一部分。这个领域当时正在兴起,空白点极多,相对容易出成果。

    从那以后,只有若干名印度裔学者在西方国家获得过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而在印度本土,拉曼之后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和两次和平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科研条件虽然不能从微观上束缚一个天才,却能在宏观上制约一个国家。

    如果把民族视角换成科学视角,拉马努金的传奇性更能得到体现。按照今天的标准,他完全是一个“民科”。由于过度偏科,拉马努金连高中文凭都没有。他的数学发现很大程度上靠天赋,缺乏严格的数学论证。拉马努金只活到32岁,要花很多精力为生计操心,甚至没时间把成果系统整理出来。

    拉马努金去世后,不断有人从他的手稿中发现有用的成果,再通过严谨的数学论证完成它们。拉马努金更像一个神秘的武林宗师,留下难以破解的武林秘籍。如果我来加工这个题材,干脆就不拍他本人,而是虚构一段各国数学家追踪拉马努金手稿的故事。这样更有传奇性,更能反衬他的伟大。

    以拉马努金之天才,势必与当时落后的环境格格不入,电影自然也要在这方面有所表现。拉马努金不是科二代,父母都不懂数学。他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并非科研院所,周围没有和他对等的数学天才。

    可以说,如果要找一个围绕拉马努金的核心冲突,那就是他与环境高度不匹配。这种矛盾足以扼杀绝大部分天才,拉马努金又是怎么挺过来的?可惜影片没给出答案,反而更多展示拉马努金普通人的一面。比如,花去很多笔墨讲他的恋爱婚姻,甚至婆媳矛盾,而这些情节又与他的数学成就无关。

    影片中,拉马努金遇到困难总是哭哭啼啼。似乎怕赶走观众,一部介绍数学天才的电影,却拼命压缩数学情节。是的,数学远比具体的工程技术成果更难用画面来表现,但是对于这部电影,这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回避数学创造,又有什么必要拍摄他?

    结果,印度版《拉马努金》更像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流水账般地展示本民族的科学伟人,却分不清主次,特别是未能从科学角度来展示他的伟大。

    很多中国的科学家传记片同样也有这个问题,电影中只会表现“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能做”。然而,剧情中却缺少表现科学家做科研过程中的艰辛曲折,让观众从科学视角了解科学家的主题没有得到深入挖掘。

    (作者系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