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 许焕岗
守望生灵
作为世界上珍贵的鸟类,丹顶鹤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全球数量仅余2000只左右。根据《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记载,丹顶鹤是少见的候鸟,繁殖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锡林郭勒,越冬于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迁徙经东北、华北,非繁殖期偶尔游荡至东南和华南地区及台湾。
点睛之“笔”,玉羽与赤顶相映生辉
嘴巴长、脖子长、腿长,通体洁白,顶冠鲜红,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丹顶鹤。
丹顶鹤又叫仙鹤、红冠鹤,属于鹤科、鹤属、丹顶鹤种,是大型涉禽,体长大约160厘米左右,翼展在240厘米上下,体重一般是7—10.5千克。
古人对于丹顶鹤的形态也有不少描述,尤其是唐朝诗人描写的诗句繁多,比如薛能的“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白居易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张贲的“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等。
由此可见,古人喜欢丹顶鹤的美,缘于它整个形体的和谐一致,而点睛之处,在于它那玉羽霜毛之上具有朱顶、丹砂。
“长跑健将”,飞行时速达40千米
丹顶鹤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和俄罗斯。越冬地在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繁殖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日本北海道。它的食物非常杂,在其食谱中,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等,在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
经专家查阅资料证实,丹顶鹤的确是首次来到野鸭湖。丹顶鹤习惯于成对或家族群和小群活动,有时也组成大群,数量达40—50只,最大群超过100只。它们最理想的栖息环境是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以及河岸沼泽地带,因而有“湿地之神”之称。但有时,也会在农田和耕地中见到它们的踪影,这仅出现于冬季或迁徙季节。
每年春天,丹顶鹤离开越冬地的时间是2月末3月初,到达繁殖地的时间是4月中旬之前。进入秋季,它们在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迁往江苏盐城越冬地,大批到达的时间是11月下旬。迁徙中,它们常常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飞行,时速能达到40千米,高度超过5400米。
能歌善舞,千姿百态
丹顶鹤在迁徙时一路飞行一路高歌,且声音嘹亮,传得很远。
丹顶鹤的鸣声颇具特色,堪称一绝。主要表现:一是鸣声高亢洪亮,穿透力强,声音能传3—5千米。这主要缘于它有一个特殊的发声器官鸣管,由于其颈长,所以鸣管也长,能达到1米有余,是人类气管的4—5倍;鸣管不仅长,而且在胸骨之间盘曲的像铜管乐器一般,能使发音引起强烈共鸣。
二是鸣声频繁。它们不仅在起飞和飞翔时鸣叫,而且在取食和栖宿时也在鸣叫,每天黎明前后的鸣叫尤为频繁。当东方露出鱼肚白之前,只要有一只鹤发出鸣声,第二只就立即响应,随之群体中便连成一串的彼此呼应,如此热闹的场景,一直延续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以后。
三是鸣声不同,各有作用。鸣声音调和频率多变。有的是配偶间或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情和联络,有的是表示骚动和对危险的警戒,还有的是作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丹顶鹤的舞蹈,多发生于每年的3月末4月初的繁殖期内。舞姿优美,由几百个动作组成,主要有伸腰抬头、弯腰、跳跃、鞠躬、衔物等,将这些动作有机地编排组合在一起,通过姿势、幅度、快慢的变化,实现了千姿百态,优美翩翩。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400只
丹顶鹤实行一雌一雄制,繁殖期为4—6月,它们的巢一般都是建在有一定水深的芦苇丛中或高的水草丛中。雌鸟通常每窝产卵2枚,偶尔只产1枚。雌雄亲鸟轮流坐窝孵化,大约30—33天,小鸟就破壳而出了。小鸟具有早成性,一出壳就能蹒跚行走,4—5天后,就能跟着亲鸟到浅水中游泳。它们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湿地的无序开发,破坏了丹顶鹤的栖息地,使其生存遭到危机,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灭绝。
据了解,丹顶鹤在中国越冬的数量有1000只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等级,我国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为保护丹顶鹤,我国采取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保护成效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吉林向海、湖南洞庭湖、青海鸟岛和江西鄱阳湖等被列入了国际上的拉姆萨尔条约保护湿地目录。
此次飞入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其中一只丹顶鹤的出生地——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这里的丹顶鹤数量已增至4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