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钱学森(左)同朱光亚(右)在中国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 |
中国导弹之父王怀国篆刻 |
□ 王渝生
余生趣潭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学森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他们师生俩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冯·卡门当时很生气,但是第二天他跟钱学森说,“我想了一晚上,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真理从来不是老师说了算,如果不创新,我们都会成为无能之辈。”
从留学期间开始,钱学森就时刻关注着祖国的科技发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然而这条归国路却异常艰难,美国以各种方式阻止。钱学森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将家中一切打包了8只大木箱,准备运回祖国,但却被联邦调查局以涉及美国机密文件为由扣押。后来的调查显示,那些被没收查扣的文件不过是私人书籍、笔记。
钱学森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被保释出狱后,钱学森开始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在毛泽东和周恩来指示下,中国政府经多次交涉,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作交换,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启程回国,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1955年11月,钱学森来到了“哈军工”参观访问,会见了专程从北京前来迎接的陈赓大将。陈赓问钱学森:“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未加思索,脱口而出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陈赓听罢紧紧握住钱学森含泪笑道:“钱先生,我要的就是您这句话!”
钱学森并没有说大话,他每一次回答都是基于广博学识的基础之上。在此之后,钱学森带领诸多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用自己毕生所学,为新中国建造起了一座座航空、航天、导弹领域的摩天大厦。
1966年10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钱学森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70年4月,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984年,钱学森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86-1991年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1996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他在中国科协工作期间,身体力行倡导学术民主,重视学术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的作用;积极推动树立“大科普观”,丰富发展了科普工作的文化内涵;注重人才培养,竭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重视“专家群体”的整体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科协工作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体制机制,为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笔者在担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秘书长期间,曾邀请钱老出席科技史学会学术会议作报告,钱老亲笔回信,说他对科学史缺乏深入研究,不能与会,并表示歉意。钱老的谦逊态度使我们深受教育。
2001年12月21日,钱学森90岁寿辰,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编号3763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
晚年,钱学森依然牵挂中国航天事业。在他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是自己几十年砥砺奋进的所愿所盼。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回到北京后,他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从此直到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前,每位从太空凯旋的中国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2005年,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大学老是冒不出有独特创新的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引起了教育界科技界的普遍重视。
钱学森璀璨绚丽、光芒四射的一生,激励着我国科技工作者以更快的步伐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