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并于8月26日召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主要数据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0年间,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净增加了2.6亿亩,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介绍,2018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历时3年,21.9万调查人员先后参与,汇集了2.95亿个调查图斑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
从“三调”数据看,“二调”以来的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广华分析,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了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地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过去10年的地类转换中,既有耕地流向林地、园地的情况,也有林地、园地流向耕地的情况,结果是,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
王广华说,耕地流向园地等农用地中,有的破坏了耕作层,有的没有破坏,“三调”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标注,全国共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还有1.66亿亩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如果需要,这部分农用地可通过相应措施恢复为耕地。因此,只要统筹安排,严格管控,完全可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耕地红线。
同时,严格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
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生态建设
“三调”结果显示,全国有2.29亿亩耕地流向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生态功能较强的地类,而又有2.17亿亩上述地类流向耕地,反映出生态建设格局在局部地区不够稳定,一些地方还暴露出生态建设的盲目性、生态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必须坚持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生态建设。
对此,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留华表示,要坚持系统观念,在“三调”形成的数据库基础上,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并严格实施;尊重自然规律,对“三调”发现的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的原则,逐步进行调整;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生态建设,依据“三调”形成的统一底图,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 。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集约高效用地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决定了土地供需矛盾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三调”数据看,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1.55亿亩,节约集约程度不够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存在大量低效和闲置土地。全国村庄用地规模达3.29亿亩,总量较大,布局不尽合理。
因此,要全面提升用地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一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规划管控,城镇建设必须严格限定在城镇开发边界之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当在县域内统筹。
二是着力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全面提升各类园区集约用地水平。
三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
四是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调整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加强项目生成阶段节约用地审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要对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作出专章分析,新上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化程度应努力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五是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培育出一批新型节地模式和节约用地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