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借助化石 他们解读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
□ 科普时报记者 张 晔

    他们登上最险的山峰、蹚遍最烂的泥沟,只为收集一些石头——历经沧海桑田却保存着史前生物遗迹的化石。

    他们是教师,是学生,是记者,甚至是煤矿工人,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化石爱好者。

    7月16日,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在广西桂林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专家、科普专家与数百名化石爱好者,围绕“化石——换个角度看山水”这一主题,将山水与地学相结合,从生命演化的角度,在欣赏山水的同时,借助化石解读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

    从矿工到阳泉化石研究第一人

    他是白志君,人称“化石小白”。

    5年前,他还在山西阳煤集团寿阳一家煤炭企业的当矿工;在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上,他登上前台成为演讲嘉宾。

    白志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矿二代”,从小在矿山边长大,家门口就是矸石山。小学二年级的一天,当他在山上玩耍时,他发现几块石头上带有植物或者小贝壳的花纹,从此对化石着了迷。

    十多年后,他成为煤矿工人,但是对于化石的痴迷始终未改。一有闲暇时间,他就去寻找化石,几年下来他几乎跑遍了寿阳和阳泉近郊的煤矸石山,逐渐摸索出化石可能的分布区域、可发掘的地貌等。

    一把地质锤、几张报纸、一卷胶带和一瓶502胶水,就是白志君随身携带的“好帮手”。发现了好的化石,他在山里一待就是好几天。

    2016年,白志君在阳泉郊区一处废弃矿坑中发现几枚昆虫化石。经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黄迪颖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的任东教授鉴定,该化石为2.8亿年前二叠纪的蜚蠊化石,从此定义了阳泉是国内较稀少的古老昆虫化石产地之一。

    “化石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它,而是你经历重重后发现一块奇特或漂亮的化石时,一瞬间的畅快感和通过自己学习认识化石的故事时所带来的快乐。”白志君说。

    从业余到专业研究,对于闹不明白的问题,白志君会将自己采集的标本送给专家研究,跟着专家日积月累地学习地质古生物知识,有了专家的帮助,他对古化石采集有了更多专业知识的支撑。

    时光记录着白志君的脚步,他挖掘和收集到阳泉范围内的化石标本万余件,其中不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在地球九极探寻生命的过往

    国内的化石爱好者有一个共同的网上家园——化石网,网站中有个专门的栏目——“化石猎人”。

    化石猎人这一称呼早在19世纪就已在国外出现,特指那些将兴趣和事业结合在一起,专门挖掘和搜集古生物化石的爱好者和研究人员。

    《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刘建就是一名标准的化石猎人。走到哪儿敲到哪儿,这是刘建对自己的描述。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在南北极,都能听到他敲化石的“叮咚”声。为了寻找化石,他的足迹踏遍全球。“我登上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并去到南极和北极,走到哪都会利用手头的工具挖掘化石。”刘建说道。

    虽然古生物不是刘建负责报道的领域,但他在采集化石过程中也经常采写相关报道,用手中的锤和笔为普及科学知识搭桥,为地方发展特色产业进言。

    2015年7月,中外学者宣布在中国四川古蔺县椒园乡下侏罗统地层中发现了一批恐龙足迹。这些足迹不仅是新发现的物种,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记录蜥脚类足迹的新属。同时,科学家们将这些新发现的足迹命名为“蜀南刘建足迹”。这在遗迹学历史上首次将一个物种的属名赠予一位记者。

    目前,化石网的注册网友有144984人,但实际的化石爱好者群体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由于收集化石需要行走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滩,并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所以绝大多数化石爱好者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其中一些化石爱好者的发现甚至成为科学研究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舒德干说,近年来,民众对化石的认识逐渐加深,很多中学生、小学生借助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的平台,也积极投入到化石的保护当中,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目前我国已对化石保护进行立法。希望通过认识化石的科学意义,进而激发公众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