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4日 星期五
云南曲靖首次发现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

    科普时报讯(记者 陈杰)近日,我科研团队首次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中发现了长吻三歧鱼的踪影,这一发现丰富了三歧鱼鱼科的形态特征,为探讨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适应辐射提供了关键材料,对研究三歧鱼科的起源、多样性和迁徙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德国学术期刊《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上。

    长吻三歧鱼在分类上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三歧鱼科,因其头甲形状如古代兵器三叉戟,前面吻突又极度延长而得名,有泥盆纪海洋中游动的“三叉戟”之称。三歧鱼科在无颌类盔甲鱼中一直是一个神秘而独特的存在,目前仅含有1属3个种,分别是长吻三歧鱼、昭通三歧鱼和越南三歧鱼。

    该成果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盖志琨表示,此次在云南曲靖发现长吻三歧鱼,不仅扩大了三歧鱼在华南板块的分布范围,而且曲靖地区恰好处在江油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之间的位置上,填补了三歧鱼南北分布的地理空白,为研究三歧鱼的南北迁徙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因此又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理意义。

    这些来自徐家冲的长吻三歧鱼的新材料表明,其感觉管系统属于多鳃鱼型,三歧鱼科与大庸鱼科、汉阳鱼科、修水鱼科等相似的形态特征,可能并非是从共同祖先继承来的,这说明在盔甲鱼辐射演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平行进化或返祖现象。

    综合证据显示,今天的云贵高原和广西地区在4.1亿年前的早泥盆世是一片近于封闭的陆表海湾,即华南海,生物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独立演化,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和很强的土著性。

    此外,长吻三岐鱼在曲靖的发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三歧鱼是盔甲鱼类中唯一一个同时出现在云南曲靖徐家冲组、云南文山、昭通的坡松冲组、四川江油关山坡组、越南Si Ka组和广西南宁那高岭组的盔甲鱼类,从而为它们之间的对比提供了最直接的古鱼类学证据。华南板块布拉格期的古鱼类化石组合,详细记录了盔甲鱼类尤其是华南鱼目在早泥盆世的快速辐射演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