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詹姆斯·马歇尔在1988年创作的《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荣获了1989年的美国凯迪克大奖 。这个童话的大概内容是:金发姑娘在途中迷路了,并且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了三只小熊的房子,她尝了三只碗里的粥,试了三把椅子,又在三张床上躺了躺,最后确定小碗里的粥最可口,小椅子坐着最舒服,小床上躺着最惬意,因为那是最适合她的,不大不小刚刚好。
人们根据这个童话故事提出了一个原则——“金发姑娘原则”,并进而根据这个原则引申出了凡事都必须有度,而不能超越极限的理念,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过犹不及”。
不知道各位读者注意到没有,在这个童话里反复出现一个数字,那就是“三”。应该说,“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比如我们日常接触的大量成语中就有“三”的影子,包括三人成虎、三顾茅庐、韦编三绝、孟母三迁、约法三章、绕梁三日、三缄其口、三思而行、事不过三,等等。同时在西方文化中,“三”也是一个常见的数字,比如,西方古代神话中的神往往是三位:命运三女神 、复仇三女神、美惠三女神。古罗马神话中统治世界的主神朱庇特手持三叉闪电,海神涅普顿使用三叉戟,冥神普鲁托牵三条狗。希腊神话中主神三兄弟用三种力量分别控制天空、海洋和冥界。圣经中也有不少关于“三”的例子, 比如东方三博士、诺亚有三个儿子、撒旦向基督进行三次诱惑、彼得三次不认耶稣、耶稣死后三天复活等。
我们之所以说“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是因为以三条的形式所传递的信息最容易被记住,也最具有说服力,所以“三的法则”便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们日常所用的一个“套路”。莎士比亚曾经写到“一切好事,以三为标”。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经典的作品也善于利用“三的法则”,比如但丁把他的《神曲》分成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每个部分再次分成了33个篇章。比如,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采用“三”的做法,杜撰了三位一体的正题-反题-合题:正题是起初的想法,反题反驳了正题,而合题则合并了二者,它通常是对起初断言的重述。再比如,乔布斯在2007年介绍苹果手机的时候,他说这是一个苹果播放器,一部手机,一台互联网连接器,他重复了这种介绍三次。实际上苹果一直在他们的产品发布中使用三的形式,有时候会用到嵌套式的三。再比如,我们说戏剧有三幕式结构:开始、高潮、结局。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学术论文也是一个三幕式的结构——引言、方法和结果,以及讨论。
那么我们说科普是否也可以利用这种“三的法则”呢?实际上很有必要。很多从事科普与科学传播相关工作的专家和学者,都在不同的著作或者场合谈到了对“三的法则”的使用。比如,兰迪·奥尔森的《科学需要讲故事》、马丁·W.安格尔的《科学新闻导论》、南希·巴伦的《逃离象牙塔》等等都在不同的地方提到了科普、科学新闻或者科学写作中需要采用的与“三”有关的原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是刻意地提到了“三的法则”,但是他们却在有意无意地贯彻着这种做法。实际上,好的科普应该有三个标准:知道你的受众,讲一个好故事,明确你要实现的目标。
同时,就更广义的人际沟通与交流来说,“三的法则”更为普遍和常见,因为人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们或许只会从你的内容中记住三样东西、你的内容最好分为三个部分,并且在传播中尽可能地将观点列为三点进行表达。对于科普从业者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其他领域中学习借鉴一些有益的参考、方式和方法,以便于更有效地开展科普工作,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在对“三的法则”活学活用方面,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王立祥教授堪称典范,应该说他的每一篇科普文章都是围绕着“三”建构起来的,也可以作为那些有志于在科普中使用“三的法则”的人的一种参考借鉴。
我们之所以强调“三的法则”,是因为“少即是多”,如果我们追求“面面俱到”往往出现的结果是“面面俱不到”。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关键的要素和信息上,这样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不妨从“三的法则”开始。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