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5日 星期五
新春伊始,很多孩子会得到长辈装着压岁钱的红包。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保佑平安,原本代表一种美好的祝福,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情往来的需要,很多孩子可能会得到一大笔钱。这给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审视金钱、进行金钱观念教育的良好机会。
善用压岁钱 培养理财经
□ 李峥嵘
视觉中国供图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不必忌讳和孩子探讨金钱

    过去很多家庭认为金钱有铜臭气,羞于跟孩子谈钱,当今高度物质化的世界里,拥有越多的金钱似乎代表越大的成功。但其实钱是中性的,对工作的人来讲是正当的劳动所得,对孩子来讲代表长辈的美好祝福。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的价值观被扭曲,就要跟他正面谈钱,好好谈钱。

    美国作家罗恩·利伯的《反溺爱》指出,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其实都和价值观有关系:“零用钱与耐心有关,捐献与慷慨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勤俭及精明有关。把这些问题都谈过一遍,对培养孩子的洞察力也很有帮助。”

    因此,金钱就是一个中性的工具,不管孩子拥有的是1块钱还是1万块钱,要和孩子深入探讨金钱意味着什么?只要家长教育得当,都可以使他们获得勤俭、耐心、慷慨、坚毅的品质。

    “三分法”教孩子正确理财

    仅仅一代人之前,我们很多人生活很拮据,孩子们不被允许拥有零花钱,压岁钱也只是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礼仪,很多孩子拿到压岁钱之后会被要求上交给家长,然后家长又回馈给其他家庭。孩子通常只能得到象征性的一点零花钱。但是今天的孩子们可能会拥有了父母小时候所不敢想象的一大笔钱,他们并没有被教导如何使用,有些家长可能就任由孩子自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孩子完全把压岁钱当成是一种天降财神,完全用于消费。如果在成年之前没有零花钱,或者没有学习使用金钱,一旦他走向社会,就可能要么超出自己能力地消费、陷入到借贷的泥沼中,要么拼命工作、不懂得享受更好的生活、成为金钱的奴隶。有些父母自己不舍得吃穿,却为孩子购买大量的、超出孩子需要的物品,无意中是在满足自己未曾被满足的童年缺憾,但是却给孩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对物质的过度索取,失去了对物品的珍惜之情和对劳动的敬畏之心。

    如何正确理财?最简单的就是三分法,无论是1块钱还是100块钱都可以分成三份,1/3存储,1/3消费。1/3用于投资。对孩子来讲,未成年人是不可能去市场投资的,那么可以试试《小狗钱钱》里的三分法,50%用于暂时的存储,40%存入梦想基金,10%用来零花钱。

    存储可以带孩子去银行开一个账号,让他看到存储不同的时间会获得不同的利息,让他学会耐心等待。这笔钱是暂时不动用的。

    梦想基金是为梦想准备资金。问孩子,你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列出一个长长的愿望清单,从中挑选你最重要的一两个。比如说你想拥有一台电脑,需要多少钱?现在你的压岁钱有多少?我们拿出40%来存入梦想储蓄罐。

    世界很大,物质很多,孩子想要的东西也很多,但是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我们不可能拥有每一样想要的东西,你要做出选择,学会取舍,在你所想要的和能够支付的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

    另外10%是孩子的零用,可以随心所欲吗?我们尊重这个钱是属于孩子的,但是使用金钱要经过财务流程,比如要孩子写一个用钱的申请,经过父母同意就可以使用。同样,父母不经过孩子允许,也不能随意拿孩子的钱。

    孩子也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天天过年多好啊,可以天天有钱。怎样才能有更多的收入?我们可以教孩子来写成功日记。把他的兴趣爱好和报酬联系起来,比如说喜欢制作视频的孩子,可以在家庭中承担一些拍摄工作、制作视频,按照市场价格的1/3收取报酬。也可以把自己闲置的玩具放到网站上去销售,当他看到自己曾经花100块钱买来的东西,只能以不到1/10的价格出售,就会知道折旧是什么意思,也会更珍惜自己的拥有。也许会发现能卖出更多的价钱,也就学会了什么叫“升值”,说不定逐渐锻炼出了投资的眼光。

    和孩子一起馈赠他人

    金钱不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更是帮助他人的工具。学习用自己的压岁钱的一部分用于馈赠,也要跟孩子喜爱、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小动物,可以捐赠给有关的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认养本地动物园的动物。有的孩子喜欢大自然,可以带孩子郊游的时候参加植树,或者为母校、社区捐赠一棵树。和孩子一起了解家附近有什么动物园、博物馆、特殊学校,或者救助站,可以打电话问问对方,有什么公益活动可以让孩子参与。

    帮助他人就从身边做起,比如亲戚中也许有些人有罕见病或者有听力障碍、自闭症,那么就为他们的康复做一些捐赠,或者到相关的医疗或者康复组织去做捐赠,点滴努力能够给别人带来的帮助,孩子会获得极大的幸福感。

    捐赠的意义大于数量,培养意识超过积攒财富。比如说节日、生日的庆祝活动的费用,可以削减一部分用来捐赠,或者在存钱的时候拿出一定比例存于捐赠钱罐。

    正如《反溺爱》所说:“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资产应该是:和他们谈我们花了什么,存了什么,捐了什么以及这么做的理由。”“只要对拥有的事物心怀感激、愿意与他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性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多还是少,都不应该感到羞愧。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样。”

    (作者为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