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并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家庭教育法(草案)》明确提出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是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内容。
棍棒体罚的方式不可取
身体暴力是我们非常容易识别的,是对未成年人身体的暴力攻击和伤害。老一代人往往认同传统所讲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家庭认可体罚是教育孩子的有效工具。但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体罚是无效的,棍棒教育是来自于旧时代人们对儿童权益的不重视,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之甚少,把孩子视为私物,把孩子看作是一种可以随意捏造的橡皮泥。认可体罚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规律也一无所知,只是沿袭了自己成长中的棍棒体罚的方式。一些父母将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发泄在孩子身上,严重的甚至涉嫌虐待儿童。即使是没有达到伤害级别的体罚,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灵的创伤,给了孩子很不好的示范——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不对孩子进行体罚,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现出一个成年人的理性成熟,是每个父母应该学习的教养方式。
言语暴力带给孩子持久的伤害
和容易识别的身体暴力不同,言语暴力和冷暴力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言语暴力和冷暴力同样会给孩子带来持久的伤害。
言语暴力常见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羞辱和贬低,斥责孩子一无是处,使用侮辱性的词语,常见的把自家孩子跟其他的孩子相比,也是一种毫不掩饰的贬低;第二种是挖苦和讽刺,字面上没有辱骂孩子,但其实是对孩子的否定和蔑视;第三种是否定和批判,不停地否认孩子的行为和成绩,总是给予高人一等的建议。
在使用言语暴力的时候,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自认为是激将法、在教育孩子不要骄傲自满。例如,在社交场合,父母喜欢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不行,自以为是谦虚,无意中却让孩子受到了公开的羞辱。
在这些言语暴力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信任,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建立起自信心,扭曲对自我的认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认为自己的成功也只是侥幸,导致在学业和生活上畏手畏脚、怯懦自卑、放弃自己,甚至有的孩子在父母长期的言语暴力和羞辱下造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放弃了主动的努力和奋斗,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没有用,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珍爱,无法获得理想的生活,永远不会成功。
种种冷暴力扭曲孩子的认知感
冷暴力是另外一种家庭暴力,常见的冷暴力有三种。有一种是父母工作非常忙碌,很少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动很少,仿佛是影子一样的存在。这种父母看起来没有亏待孩子,甚至提供给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是孩子情感是孤独的、生活是残缺的。另一种,父母表面上和孩子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是非常开明,给孩子很大的自由、你怎么样都可以,但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漠不关心。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支持和慰藉。第三种,父母似乎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交流,但是心不在焉,只是敷衍了事,要么不专心听,要么一心二用,一边说话一边玩手机。孩子感到自己非常不受尊重,没有价值感。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家庭暴力,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自我厌弃感,不喜欢自己的身体,不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镜像自我理论,青少年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很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周围人的这些言语会形成对自我判断的一部分,如果接受到的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来自亲近的人的负面评价,就会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在内心里厌恶自己。
这些家庭暴力,有的甚至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实施的,导致孩子无法反驳也无法发泄不满,扭曲孩子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而实施暴力的父母,很多人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施加暴力。因此,为人父母,任重道远,在教育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保持学习的习惯,第一步要学习的就是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纪伯伦曾经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丰子恺也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第二是父母要建立界限感,包括区分孩子的事、大人的事情、共同的事。大人承担自己生活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不要大包大揽,并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文化。在孩子发展中,成年人可以提建议,但是允许他可以采纳或者拒绝。这是考验父母的学习力和成熟度,你是不是能够拿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是不是能够以协商的方式来跟孩子探讨?
很多的家庭暴力来自于成年人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将情绪和生活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不能像一个机器一样服从自己、如自己的意,就会情绪冲动、歇斯底里、拳脚相加,或者采用逃避、放任的方式,其实都会让孩子深受伤害。
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文明的捍卫。父母尊重孩子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教给孩子得体的表达方式和捍卫人格尊严的方式。
(作者为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