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广州人爱喝的糖水
□ 谈宜斌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植物、动物食材丰富。珠江三角一带的古粤人,几乎家家都种植甘蔗,同时制糖作坊也遍地开花。糖业的兴旺,使甜食成为广东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大抵广东人饮馔多用糖”。广州各地的糖水即是其中的精髓。

    糖水并非是在糖中加的水,也并非是在水中加的糖,且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广州人称其为“糖水”,潮汕人称之为“甜汤”。虽名为“水”,实则是用红豆、绿豆、银耳、番薯、芋头、西米、花生、木瓜、芝麻、牛奶、中药材等烹制成的羹状、糊状、膏状或沙状的甜品。分热饮、冷饮和冰饮三大类。

    糖水作为一种商品,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开始是一些小贩挑担沿街叫卖,后来又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当时的糖水比较单一,只有绿豆沙、芝麻糊、番薯糖水几种。只要有人购买,就从木桶里舀出糖水来放在碗里递给顾客,以期赚点钱养家糊口。

    20世纪初,不同招牌的糖水店在广州城异军突起,店家各具特色,有卖品种多样糖水的,有卖一种主打糖水兼卖其他糖水的,也有只卖一种密制糖水的。如林记店卖龟苓膏、马蹄粒粒爽、杨枝甘露、冰糖炖雪梨等,行时店卖桑蜜生蛋茶为主,陈珠记店专卖跳壳绿豆沙,友记店专卖香草绿豆沙,潘蓉记店的杏仁糊和杏莲糊是一绝。这跳壳绿豆沙很有意思,它是用特制的瓦罐煲煮,绿豆在瓦罐水和蒸汽的冲击下上下翻腾,其壳通过气孔排出瓦罐外,形成无壳的绿豆沙。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奶业的发展,奶制品糖水店也逐渐增多,其品种有炖奶、奶糊、窝蛋奶、姜汁撞奶、双皮奶等。尤其是双皮奶,以其表面有双层奶皮,甜味纯正,富含营养而出名。南信甜品店的做法是:先将煮熟的奶注入碗中,静置冷却至表层凝结成一层薄皮,用竹签挑个洞,将奶倒出,碗底留下一层奶皮;第二次将奶和鸡蛋清的混合浆从竹签洞中注入,待凝结成第二层皮时,入笼蒸熟而成。

    广州人烹制糖水,十分注重主料和配料的搭配,有“医食同源,择时而食”的说法。如枇杷雪梨糖水止咳化痰、枸杞决明子糖水清肝明目,海带绿豆糖水清凉解热,菠萝冰糖水消暑解渴,莲子羹壮脾健胃,龟苓膏对辅助治疗肠热,胃炎等有较好的效用。有消息说,具有30多年制作糖水历史的英记糖水店,讲究原材料的药用价值,所烹制的“三合一(红豆、绿豆、薏米)”糖水,根据季节不同更换不同的药材配伍,能美容养颜、清热祛湿,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

    广州民谚:“家财万贯,不如屋企有人煮饭。”如今糖水不仅在酒楼、饭馆、糖水店随时可以吃到,而且在贤良能干的煮妇煮夫面前亦常在家里制作。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第2季》有这样一段解说词:“20岁的女儿佩琪已经独立生活,仍然是父亲放不下的牵挂。他常常来到女儿的住所,在餐后为她煮一锅陈皮红豆沙……餐后喝一碗陈皮红豆沙是老家的习惯,女儿也深受影响。”要是老俩口吵架,一方为了和解,会说:“我去给你煮糖水啦,祛火(消消气)啊!”继而双方会笑而了之。男女结婚办喜事,参加婚庆的人都要喝红豆百合莲子糖水,“红豆”寓意红红火火,“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有人评价糖水,一个是味道甜爽,另一个是口感滑润,再一个是保健养生。这不仅代表风味,更能延展至心境,乃至直指全身。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