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抗击疫情中的四大科学发现
□ 吴尊友

    大家说科普

    作为2020年全球最重要的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科学研究方面,分离新冠病毒、破解病毒基因序列、确定平均潜伏期、确定传播方式则成为2020年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奠定疫情防控科学基础

    从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流行。在最早的三周中,从确定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到武汉封城,前后约21天的时间里,我们就取得了四大科学发现。

    2019年12月30号,武汉市卫健委确定其为不明原因肺炎疫情;2020年1月7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1月10号,诊断试剂被派往武汉,用于临床诊断。从确定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到分离病毒、到诊断试剂,只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这创造了人类认识一种新传染病的最短时间纪录。

    很多人不明白,破解病毒基因序列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病毒基因序列是我们认识一种病原体最重要的生物特征指标——有了基因序列,就可以生产诊断试剂;有了基因序列,就可以研制预防疫苗。因此,上述四大科学发现,奠定了中国乃至世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基础,也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疫情防控“中国榜样”

    在这场必须打赢的抗疫战斗中,中国科学家跑出了中国速度。在武汉疫情得到控制以后,我国又陆续出现了几起聚集性的疫情,比如北京新发地市场、大连、青岛、新疆喀什等地。在控制这一系列疫情的过程当中,我们采取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传染病传播规律,在发现感染者以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采用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确定疫情的规模,发现早期的感染者;治疗病人等四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中,从第一例病例报告到确定、锁定源头,前后只有16个小时。随后,北京市疾控中心和相关的部门很快对北京新发地周围进行了调查;北京市成立了防控指挥部,对新发地进行了封闭管理。

    新发地是北京一级分流批发市场,每天有几十万人进出,涉及到全国各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谓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是对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进行“查上家、追下家”,谁感染了他?他又有可能传染给谁?

    北京新发地疫情从6月11号报告首例病例,到7月5号最后一例新诊断的病例报告,前后经历了25天。新发地的疫情响应,应该说为全国乃至世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一流响应查堵源头

    近来,全国多地又发生了零星散发的病例。这种再次发生的疫情,病毒一定“有来头、有源头”。

    病毒一般有几种来源:一是从境外回国的人员当中可能有感染者,把这些感染的人管住了,就能够控制住疫情;二是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三是境外输入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夏季的时候主要是冷链运输的物品,进入冬季以后,所有从境外输入的物品都有可能带有病毒,都有可能造成人的感染;四是某些研究病毒的实验室里面有病毒,如果实验室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作人员感染,也会造成疫情的扩散。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发生,要么是“人传人”造成的,要么是“物传人”造成的。

    针对“人传人”的情况,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体系,相关的一系列措施已经非常完善了;进入冬季以后,“物传人”也是主要的风险点。所以,海关是我们把住国门的第一关,但海关也不能完全杜绝病毒的进入。为了防范这些病毒,我们还可以定期地在整个运输链上进行检测,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疫苗接种,防止他们感染。这些措施都能够帮助我们把疫情控制在一个最低的水平。

    (作者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本文来自作者在“2021年科学跨年之夜”活动上的演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