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跨年晚会都是载歌载舞、群星闪耀、热闹非凡,洋溢欢声笑语的氛围。就在2020年12月31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一场名为“2021科学跨年之夜”节目,时间持续了3个多小时。单凭“科学跨年之夜”这个名称,就让人充满好奇,展开想象的翅膀,但也冒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辞旧迎新之际,几大卫视频道都直播跨年晚会,这么一场以科学为名的活动,会得到多少人的关注呢?据主流媒体报道,超过600万人通过电视及网络观看,社交媒体话题互动超过3000万人次,数据显示出活动不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实质上这是一场“科学家演讲”类型的活动,也是北京市科协品牌活动“首都科学讲坛”的特别节目。笔者认为,其特别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汇聚一堂的科学家数量之多,难得有11位科学家接力演讲,分享研究心得和难忘科研历程;二是电视节目的首播时间具有特殊性。无论观众是否真的是在跨年之夜观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总能在网络上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个能引发兴趣和好奇感的节目内容。笔者观看下来,有如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首先,这次科学活动不负“跨年”之名,借助科学素材进行了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和策划。节目中精心设计了跨年的环节,“北斗女神”徐颖研究员与全场观众一起倒计时跨入新的2021年,这里的玄机是北斗卫星系统的功能除了定位和导航之外,还有一个功能是“授时”,精确的星载原子钟在迎接新年的时刻具有非凡意义。活动的另一环节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展现得非常巧妙。小提琴演奏家实现了两把制作年代相隔500余年的乐器合奏古典优美的乐曲《梁祝》,其中产于1510年的小提琴是使用传统的木质材料制作,而2020年的乐器用的是复合纤维材料制作,展现了科学改变生活的魅力。视屏前的观众还能感受到AR技术带来的酷炫,结合节目中提到的太阳系、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内容,用形象逼真的图像叠加到演讲现场,与近年的春晚异曲同工。节目最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结合专业特点送出了独到而美好的新年愿望,与跨年的氛围非常贴合。
其次,用故事来传递科学精神。科学家们讲自己的故事,拉近了公众与他们的距离,感受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需要执着探索和不断创新。薛其坤院士讲述自己三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终于成功的事例,说明有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一定要坚持;他还修改学生十个版本的论文,以此来教导学生写好文章,体现浓浓的教书育人情怀。郑永春研究员分享自己当初选择研究月球的方向,曾被人认为找不到工作,科研条件也非常艰苦,可还是在前人肩膀上探索力所能及的月壤模拟研究。胡伟武研究员讲述自己做“龙芯”,在不断试错中发展,他说“研发核心技术就像养孩子,要养二三十年才能回报父母”,给人印象深刻。
其三,好奇心贯穿全场,整场活动体现了“向好奇心致敬”的脉络。戴伟教授用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做实验,而自己从小保持好奇心直到现在。“80后”金涌院士以科学家科里奥利对澡盆漏水口产生的旋转产生好奇从而发现科学现象为例,阐述好奇心是科学家必备的品质。
这次科学跨年活动的出彩,与我们认为的演讲式科普活动的组织策略不谋而合。科学家演讲选题切合了2020年的各大热点和最新前沿进展,又贯穿了好奇心的一条线。演讲现场沉浸感的营造也很成功。
当然,如果要打造成系列跨年活动,笔者建议不妨更开放活泼一些。既然是跨年之夜,表现形式上可以更丰富,歌曲、戏剧等形式可以适量采用,比如有科学家研究流行歌曲中的科学等相关内容可以纳入设计。科学原本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科学跨年的活动,无疑在引领社会新风尚上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