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1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宣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将分两步实施。疫苗是对抗疾病非常有力的武器。疫苗是如何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伞”?我们又如何正确看待疫苗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未必都是疫苗惹的祸

    □ 牟金金

    在讲疫苗不良反应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疫苗是怎么起作用的。

    疫苗的作用原理是主动模拟一次轻微的感染,通过这次“演习”,让机体的免疫系统记住“敌人”的样子,并学习作战的过程,同时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特定的“敌人”。当真的“敌人”入侵时,机体免疫系统就会快速识别并做出反应,将“敌人”扼杀在摇篮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机体调动免疫系统产生的“保护伞”(记忆细胞和抗体),通常需要1~2周的时间。在这个机体对“敌人”产生应答反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疫苗不良反应的表现。

    就像所有的药物都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只有保护作用而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的“完美”疫苗也并不存在。对于人体,疫苗毕竟是异物,在诱导免疫系统对特定疾病产生“保护伞”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受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对症处理,如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硬结,或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与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都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是和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

    一般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的固有特性引起的一过性反应,可自愈或仅需对症处理。比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反应,但绝大多数都为轻度发热,1~2天会自行缓解,无需处理。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这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异常反应报告较多的疫苗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报告最多的是过敏性皮疹,其次为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血管性水肿。

    近几年,我国每年疫苗的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2018年,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显示,总报告发生率为2.94/10万剂次,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期发生率范围内。

    不良反应不一定都是由疫苗引起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简称为AEFI,指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这些反应并不一定和疫苗的使用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也属于AEFI,但都不是疫苗本身引起的。

    偶合症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报道的疫苗不良事件不一定都是疫苗引起的,有可能是偶合症,无需对疫苗产生盲目的恐慌。

    比如日本的宫颈癌疫苗(简写为HPV)事件,有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发生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其和疫苗的因果关系并没有确定。

    今年9月阿斯利康公司的新冠疫苗事件,其中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判断,目前也不能完全排除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的反应。

    另外,即使是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它的发生率通常也是非常低。

    所以,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理性分析数据或咨询专业人员,权衡利弊,客观评价这些不良事件。

    (作者系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药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