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两步走”策略公布,疫苗接种工作正式提上日程。那么,公众该怎么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安全性如何?为保证公平公开,国际上如何分配采购疫苗?我国疫苗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新冠疫苗接种“分步走”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重点人群接种,包括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等;第二步是高危人群接种,包括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危险性较大的人群。“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批准上市,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提升,我国的疫苗接种工作将全面铺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崔钢表示,尽管优先接种重点人群,但是没有接种的群众无需担心,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预防新冠。“如果想注射新冠疫苗,可咨询所在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前预约,做好疫苗登记记录,提供相关信息等。”
对于疫苗接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前期新冠病苗接种中只遇到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出现硬块,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为了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目前国家卫健委要求此次新冠疫情接种点既要符合接种条件,同时要具备医疗救治条件。同时,接种者一定要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否过敏等。
百万人次紧急接种表明疫苗安全有效
曾益新介绍,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充分发挥了制度优势、创新工作模式,疫苗研发同步开展了五条不同技术路线。4月2日批准第一个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6月批准三个疫苗紧急使用,7月份以来,多个疫苗陆续到境外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
我国目前实施接种采用的新冠疫苗采用的是灭活技术路线。全球相关灭活疫苗产品已经在人类身体上用了上百亿剂次,安全性比较高、有效性良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在12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中,仅出现一些轻微不良反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针对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的问题,郑忠伟表示,这还有待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终点或中期揭盲结果分析,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疫苗有效性的具体数据。但是在I期、II期我们实际上也有一些有效性的参考指标,比如说我们会比较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他们的免疫原性指标,如中和抗体,通过这个比较我们发现在I期、II期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们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我们也没有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我们的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我们已经做好了大规模生产新冠疫苗的准备”,郑忠伟透露,目前我国的几款灭活疫苗已经在国外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是全球最早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目前来看,已有疫苗获得了III期临床试验中期需要的病例数,近期已经在向国家药监局提供相关材料。待数据揭盲以后,如果达到相应标准,国家药监部门将会批准上市。
新冠疫苗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传统疫苗的研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新冠疫苗研发明显提速。与“价高者得”的分配方式相比,公平分配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拯救更多生命,尽快结束疫情,让经济尽快复苏。
今年4月,国际上一些机构共同发起了一项国际合作倡议,倡议内容之一是“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该计划目标是在2021年年底前,为参与的经济体提供至少20亿剂安全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目前已经有190个经济体加入,中国也已经于10月加入该计划。
在12月18日盖茨基金会主办的“如何通过多边合作机制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指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其实是一个全球调配机制,加入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多边的供应链和服务链,既可以作为供应方参加集体谈判,节约人力、物力,又可以作为潜在购买方,及时全面跟踪全球供应态势变化,应对国内自产疫苗可能出现的短缺。同时,采购其他国家研发生产的疫苗,有利于推动本国研发的疫苗进入国际市场。
查道炯认为,在国外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对我国疫苗企业挑战不小,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表示,因为监管体系不同,此次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美国、日本、欧盟国家市场可能性较小。但新冠疫苗可以通过申请世卫组织的预认证,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这一多边合作机制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中国的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的预认证,将推动疫苗国际化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