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
一个医生向两位“病人”的七次致敬
□ 谭先杰

    编者按: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为大家讲述一个医生和他的患者及家属的故事。本文不仅让我们看到对病人充满温情与激情的医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两位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不同意义的“病人”夫妇——他们双双签署捐献书将遗体供解剖,一位八年间风雨无阻地充当医学生的“标准化病人”。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务人员,更离不开为医学献身的普通人。医者仁心、师者伟大,向他们致敬!

    2019年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门诊,我接诊了一名女性患者,异常消瘦,腹胀如鼓,腹壁青筋清晰可见。她已持续发热一个多月,呼吸有些困难,几天来一直在急诊室。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内有一个巨大包块,多半是恶性肿瘤——卵巢癌。

    于是医生们决定,尽快手术。

    术后白女士一度恢复很好。遗憾的是,患者很快出现并发症,无法启动化疗。病理结果显示是卵巢恶性Brenner瘤,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病人存活时间通常只有数月。病情进展很快,病人越来越虚弱。

    从病情而言,这只是我诊治过的肿瘤患者中的一例,谈不上有多么特别。然而,与白女士的丈夫常先生充分交流后,我才发现,这对患者夫妇,是我医生生涯中遇到过的最特别、最值得尊敬的夫妇……

    以曾经的医学生身份致敬

    常先生是个地道北京人,中等个头、精神矍铄、颇为健谈。他与协和医院颇有渊源,是一位“标准化病人”,他已经给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生服务了八年多,做了八年多稀缺的“演员病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是一种很好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

    常先生说,当“标准化病人”的提议是妻子提出来的,但当时她上班跑通勤,没有时间,于是就鼓励常先生参加。“标准化病人”需要按要求伪装各种症状,让学生问病史、查体并作出诊断。与美术学院的模特相比,“标准化病人”的技术难度应该更高。

    我很感动,我第一次从心底向常先生夫妇致敬,身份是曾经的医学生。因为若干年前,我实习时也接受过“标准化病人”老师的指导,所以感动!

    然而,接下来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代同事向患者致敬

    常先生说,他和太太已经立下正式遗嘱,去世后都要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医学生们解剖,为医学事业继续作贡献。

    我当然感动,但也有些意外。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生前立遗嘱将遗体供解剖的病人。

    于是,我再次从心底向常先生夫妇致敬,身份是有工作经验的临床医生。我觉得除了医疗工作外,我需要为常先生夫妇做点儿什么。

    我问白女士有什么遗憾。常先生说白女士没有什么遗憾,反倒是他自己觉着有些遗憾。他说遗体捐献协议就是几张薄薄的纸,一点儿仪式感都没有。

    我立即联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在病床前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捐献仪式。

    遗憾的是,我向郎景和院士和肿瘤妇科中心主任向阳教授发了微信,邀请他们参加。他们在外地开会,无法赶来,让我代为向患者致敬。

    以一个普通人身份致敬

    随着白女士病情的不断恶化,医院的舒缓医疗小组成员都在想为她做点什么。有人提议组织医学院的学生到病房探望,也有人提议将白女士的照片做成时光相册。后来都被常先生拒绝了。

    常先生说,我做SP是肩负着两个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也是在替她完成愿望。既然做了,就不可半途而废,争取做到自己每年都有所提高,多培养一个医学生,多治愈一个病人。我们没有什么伟大的抱负,就是一个普通人,做点积德的事,做点有利于百姓的事就好。常先生的回复谦虚朴实,但正如一个舒缓医疗小组的成员所说,“能坚持做一件平凡的事儿本身就是不平凡。”

    我第三次从心底向常先生夫妇致敬。这次的身份,是一个没有如此坚持精神的普通人。

    以儿子辈向父母辈致敬

    当我得知白女士唯一的遗憾是无法参加儿子的婚礼时,我决定借用阶梯教室,为其儿子举行一场婚礼。这一提议又一次被常先生拒绝。常先生称,白女士感觉自己的情况不好,很难坚持十分钟。

    婚礼终究没有办成。白女士儿子说,他和太太想举办婚礼告慰老人,但老两口觉得太占用大家时间了。父母一辈子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要到头了,还兴师动众。

    这是我第四次从心底向常先生夫妇致敬。这次的身份,是一个子辈向善良宽容的父辈的致敬。

    以写作爱好者身份致敬

    2019年11月24日凌晨,常老师在群里发了一首诗《风》。

    我当时以为白老师走了,后来明白这是常先生对白女士的爱恋和心痛!相濡以沫中的陪伴相守,爱痛交集中的诗情画意,不正是平凡人内心的闪光之处吗?

    于是,我第五次从心底向常先生夫妇致敬。这次的身份,是一个喜欢温暖文字的写作爱好者。

    以临床医生身份致敬

    2020年元旦前夕,白女士离世。

    我参加了白女士的追思会。常先生的挽联为:柔厚坚稳聪美人,何忍情融惠他仁。

    追思会简朴而简短。我给白女士郑重三鞠躬,向她致敬。

    这次,是代表临床医生,代表医学生,代表医学事业……

    然而,对于常先生夫妇而言,接受的还不是最后一次致敬。

    以人生路上的前行者身份致敬

    我将文章整理好后发给常先生审阅,并询问人物是否化名,照片是否打码等。常先生的坦荡回复让我再次动容。他说,为了培养学生,资料还是要完整真实的,不必做处理。遗体都捐了,还有啥别的舍不得呢。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要留给后人真实的资料。我和我太太就是众多平凡百姓中的一个,只不过做了ー点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只要是为医学教育事业,为了更多百姓的健康,我乐意配合协和做更多我可以做的事情。坚持正确的,坚信正义的,不求名,不求利,人生短暂,珍惜时间做点力所能及的吧。

    而且,他还对我近期在科普方面的进退困惑给予了开导……在我眼中,常先生早已不是病人家属,是真正的老师了。

    是的,常老师君子坦荡荡的境界,我远远没有修到,深感惭愧。于是,我第七次向常老师夫妇致敬。这次的身份,是人生路上有时清醒、有时迷茫的前行者……

    (作者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子宫情事》作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