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暑假说“暑”
□ 李 英
“者”的甲骨文

    这学期,家里的小神兽没上几天学,就又放暑假了,每天在家捣蛋。我说领着她出去玩会儿,她说太热,出门汗水哗哗的。这倒是提醒我了,她说的这个场景,其实就是一个字——暑。

    “暑”这个字,上面是“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本义是烧煮。所以如果给“者”加上代表“火”的四点底,就成了“煮”。想想看,上面明晃晃的大太阳晒着,下面的人汗出如雨,可不就像烧煮一样么。所以古人把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为“小暑”和“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这个造字原理,可以说是非常科学了。

    还有一个类似原理的字,上面是个“日”,下面非常“干”,这就是“旱”,看到这个字,就仿佛看到太阳炙烤着,地面都开裂了,老农发愁的样子。

    宋代的王令写过一首《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清风根本没有力量驱逐暑天的炎热,落日跟长了翅膀一样,飞旋在山头,说什么也不降下去。用杜甫老先生的话说是“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现代人则是大喊一声“空调救我狗命!”

    大家都知道,夏有三伏,是最热的一段时间。夏天三伏和冬天三九一样,都属于扳着手指头数日子,希望能快点儿熬过去。为什么叫“伏”呢?古人认为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从字形来看,这个字也挺有意思的,它是一个人和一条犬。人带着犬干吗去了?肯定是打猎。打猎的时候要藏起来,把身体掩盖在灌木和草丛里,或者土坡后面,像是埋起来一样,这个叫“埋伏”。等猎物走近了,再突然发动袭击,这个叫“伏击”。

    从这个角度考虑,“伏”就是趴着,三伏天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是趴伏在家里,以躲避暑气。顺便可以喝点绿豆汤,既能解渴,又能去火。

    古人曾经想过不少办法来消暑,比如簟(diàn)和“竹夫人”。“簟”是个形声字,上面的竹字头表明它的原材料是竹子。它本来指的是用蕲竹做的席子,蕲竹是湖北蕲春的特产,那里是李时珍的老家。据说蕲竹质地坚韧,劈蔑如丝,做成的簟柔软如棉,折叠如布,夏季睡在上面,非常凉爽,可惜听说早已绝迹了。“竹夫人”也叫青奴、竹奴,也是用竹子做的,长的,圆柱形,有很多网眼,可以抱着或者枕着,或者把脚丫搁在上面,用来纳凉。

    此外,避暑还可以用冰块,早在周朝的时候,每年大寒时节,专门掌管用冰事务的官吏“凌人”就安排人把冰块采下来,储存到冰窖里。不过这种藏冰的方式会受到季节和储存条件的制约。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能够吸热,温度急遽降低,可以结冰,于是研究出了人工制冰的技术,这样冰的应用就更为普遍了。

    夏天吃点儿凉东西也能解暑。古人把瓜果浸在井里,井里的水很凉,等拿出来吃的时候就很凉爽了。一般是甜瓜和李子居多,所以叫“沉李浮瓜”。后来五代、宋辽以后,西瓜传入中国,人们才开始吃冷水浸的西瓜。唐朝时,冷饮就已经得到极大发展,唐朝章怀太子墓的《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一道冷饮美食——“酥山”,用奶酪、蜂蜜、蔗糖和冰块制成,相当于现代的冰淇淋。到了宋朝,都城开封的大街上摆满了冷饮摊,卖的名目颇多,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等等。

    古人还懂得利用建筑学原理来避暑,唐朝有一种宫廷建筑叫“自雨亭”,在亭子的顶部蓄积天然的雨水或者泉水,等天气炎热的时候,就让水从亭子四角流下来,亭子里的人会感觉到很凉爽。还有的不走寻常路,比如唐宣宗,有一次召见翰林学士韦澳、孙宏,外面特别热,两个人一进宫殿,就觉得寒气逼人。环顾四周才发现,原来挂着蟒蛇皮,隔绝了暑气。要是胆子小的,吓也吓凉了。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