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园艺植物精准家谱来了
□ 刘华杰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美]罗斯·贝顿 [英]西蒙·莫恩著,刘夙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年2月第1版。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一书是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为园丁、园艺师、植物爱好者准备的一部兼具入门性和系统升级功能的手册,非常实用,在行业内一定程度上起规范作用。入门,是指内容并不高深——本书主要讲述75个常见“科”的形态和分类等基础知识,是入门的好教材;升级,是相对于老客户、老读者而言的——他们已经熟悉书中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是可能要对原来使用惯了的分类系统进行更新。

    能不能把分子生物学的新成果彻底应用于园艺学,立即淘汰所有不那么准确、不那么科学的术语和理论呢?不能。一是做不到,二是那样做还有相当大的危害,比如可能割裂了文化传统,让后来者看不懂历史文献,也让这门学问远离直观和“生活世界”。分类学是非常讲究历史和文献引证的学问,在这一点上它有点儿像文科。举个例子,如果新来者只记住了马先蒿属被分在了列当科,那么这虽然时尚、合理、科学,却是不够的;他还要知道马先蒿属原来被分在玄参科,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类辛苦积累起来的知识。

    园艺学属于古老的应用植物学,与同样古老的药用植物学、食用植物学等类似(但与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批新的应用植物学不同)。这样的学科非常讲究可操作性,对学理、还原论方法并不是特别讲究。通俗点儿说,种好花、置好景最为重要,搞清楚背后的机理不是第一位的。道理讲出一大堆,但花园很难看,植物半死不活,那肯定不成。于是,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园艺学从业者不需要学习很多科学知识,只要掌握足够的技术、技巧(不限于植物方面,还涉及土壤、气候等),辅之以一定的艺术手段,就可以做好园艺。

    但是,事情也在变化之中。在现代社会,技术与科学分形地交织在一起,技术的进步直接与科学的进展联系在一起。基础科学落后,园艺也不可能做到先进。现代的园艺学高度综合,涵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尽管仍以后者为主。在园艺实践中,科学、技术、文化传统、艺术、宗教、美学等,一个都少不了,基础扎实才有底气、后劲。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是世界著名的园艺组织,创立于1804年。在其网站(www.rhs.org.uk)上列出了工作的“4I”指导原则:激励(Inspire)、参与(Involve)、告知(Inform)和改进(Improve)。眼前的这部书主要涉及第二和第四个指导原则,也可以说与第三个原则有关。本书以“科”为主要单位来介绍植物的谱系,讲述75科常见植物的知识。“科”的概念在植物学发展史中很晚才出现。林奈时代非常重视“属”和“种”,没有“科”的概念。德堪多、林德利之后,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科”的分类层级,而且它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初学者而言,“科”比“属”和“种”更为重要,宜优先学习。对于栽培植物,初学者不宜一下子就“深入”到“种”或者“种”以下的分类层级,因为园艺植物杂交严重、来源复杂、分类困难,若勉强为之只会徒增烦恼。“属”的数量相对于“科”的数量多出许多,也不利于初学者宏观“建筐”(打造出抽屉或文件夹)把握所面对的新植物。因此,本书是以“科”为主要层级进行示范的。

    我相信,在中国本书会受到欢迎。如前所述,它非常适合两类读者:一类是背景并不深厚的植物爱好者,一类是相对专业的植物学工作者或园艺工作者。读者如果能吃透本书的内容,那么真的可以把植物学知识和对植物的精确描述升级到一个新的平台。由这个平台再出发,情况将会大不相同。

    最后说点儿并非完全无关的闲话。学习园艺,必然想着亲手尝试。但是,不宜个体亲自到山上采挖野生植物,原因有二:一是法律、法规可能不允许,二是挖了也通常栽不活,白白糟蹋植物。中国与英国的气候非常不同。即使是原产中国的许多植物(特别是高山植物),在中国的平原地区也可能非常难以成活,反而在遥远的英国等国家相对容易成活!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罂粟科、兰科的许多植物都如此。这没办法,也很难改变。

    耗资建立特别的温室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很难持久,而且通常得不偿失。栽了死,死了栽,进入恶性循环;人人都想试一试,对野生植物的破坏力度可想而知。比较好的习惯是,喜欢某类植物,到野外在原地观赏。要在家庭中做园艺,宜多选用比较皮实的种类,尽可能使用本土种,不要过分迷恋外来种。对于自己不再需要的园艺植物,在抛弃前先要主动灭活,以避免物种流入野外,造成可能的生态破坏。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本文经授权节选自作者为《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一书中译本所写的序言,标题系编者所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