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按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一组第1天和第21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另一组第1天和第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截至目前,Ⅰ/Ⅱ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共1120人,已全部完成2针次接种。”专家论证认为,参考既往同类产品,结合已有人体数据,初步提示本次研发的新冠疫苗安全有效。
在推进疫苗研发同时,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以战时速度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唯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使用后新冠疫苗产能将达到年产1.2亿剂,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此外,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车间建设预计将于6月底或7月初完成。届时中国生物两个研究所加起来,年产能可达2亿剂以上,保证新冠灭活疫苗的可及性。中国生物称,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的建成填补了国内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在疫苗领域的生物安全空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药品和疫苗研发生产意义重大。
据悉,该灭活疫苗项目作为我国五条应急疫苗技术路线之一,获科技部立项,得到科技部和国家卫健委大力支持。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研究员介绍,1月7日病毒病所首次分离成功新型冠状病毒后,迅速启动新冠灭活疫苗研制;在完成对种子毒株选育鉴定、免疫原性评价、动物保护性试验和技术方案制订等临床前研究后,于4月27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
专家评价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研究时间最长、数据最全面、效果最理想的新冠疫苗临床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疫情防控和紧急使用提供科学的、可评价的数据,也为实现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供有力支撑,贡献中国力量。(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