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越发频繁,新版部编教材也逐渐面世。国家对于学校、学生的要求,也越发明确指向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去培养、去教育。
从教育部发布的教改文件上可以看出,“科学”这门课变得和语数外同样重要。从2017年9月,《科学》课正式列入小学一年级教学日程。科学课程贯穿了整个小学教育。这也意味着,科学的考试也将贯穿整个小学教育。教育部称:“科学”的重要性比肩“语文”“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课程,要求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据统计,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科幻科普科学作品的占比将近1/5。这个比例,恰好说明想象力和科学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程度。
而在中高考试卷中,想象力和科学相关阅读、作业,更是频繁出现,是考试的方向和重点。比如2015年北京市中考,阅读题有科幻作品《超级智能住宅》,作文是续写科幻作品《超级智能住宅》;2016年,北京市中考的作文是《奇妙的实验室》,高考浙江卷是《虚拟与现实》;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是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主题,展望祖国百年华诞(2049);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主题为《时光瓶》,全国Ⅲ卷阅读题有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
这些教育趋势,无不表明想象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丛书是目前国内第一套覆盖小学至高中阶段的科幻教材。科幻作为一种文学与科学相交织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其本质决定了它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在想象中构建起一个丰富的未来社会,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很多学科的知识也都会参与其中。科技与人文的相互碰撞、想象和现实的相互交织,必然能够促进读者统合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其把握整体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