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疫苗和药物研发成为人类攻克疫情的两大重要利器。目前虽然还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专用药物,但是日本富士胶片公司研发的法匹拉韦,成为我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对新冠肺炎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且已在中国、日本等国家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
广谱抗病毒药物法匹拉韦,是一种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它于2014年在日本获批上市,是日本应对新型流感病毒的国家战略储备药。2016年6月,中国的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法匹拉韦(商品名Avigan)在华专利许可,目前已实现量产。
发现新的核酸诱导体——“T-705”
1990年,日本的制药企业富山化学凭借在化学合成方面的优势,与当时就职于富山医科大学(现为富山大学)的白木公康教授合作研究抗病毒药物。
白木教授的研究室和富山化学对近3万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偶然发现了对病毒产生活性的有效化合物,也就是现在的“Abigan”(编码“T-705”)。“T-705”是一种核酸诱导体,已有研究和专利中还没有“T-705”这种物质。
由于病毒是靠寄生在宿主细胞进行增殖,要开发出只作用于病毒且不伤害宿主细胞的药物很难。
资金短缺,临床开发几近终止
“T-705”对治愈感染病毒的老鼠具有较好疗效,白木坚信它对人体也会有效。富山化学于1998年为“T-705”申请了专利,并在2000年的国际抗菌药物和化疗会议上公开发表研究成果。
虽然“T-705”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药研发候选物质,但在海外进行专利授权时,一家感兴趣的企业都没有,无法筹到临床试验需要的巨额费用,为此富山化学于2002年停止了“T-705”的临床开发,而是利用与“T-705”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开发治疗C型肝炎的新药物。
临床研究因禽流感受到关注
2003年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署承担应对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职责,其下属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负责开展病原体和医药品开发相关基础研究,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唐纳德教授接受NIH的委托开展抗病毒药物研究。2004年1月富山化学公司与NIH下属的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签署了提供“T-705”样本的契约。当唐纳德教授正在开展“T-705”的动物试验时,2005年东南亚流行H5N1禽流感病毒,NIAID试验了3000多种化合物,只有“T-705”对禽流感有较好疗效,“T-705”由此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从2007年3月开始富山化学与美国的Vector公司共同开展临床试验。
可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增殖
白木教授和唐纳德教授以及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河冈义裕教授对“T-705”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明确了它的作用机理,“T-705”可深入被感染的细胞内部,阻止病毒增殖所必需的RNA聚合酶发挥作用,进而阻止病毒增殖。这与扎那米韦、达菲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这两种药适合感染后尽早服用,起到预防作用。而“T-705”在病情进一步恶化后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减少病毒数量,且对HlN1、H5N1等各类流行病毒都有广谱抗病毒效果。此外抗病毒药物的最大问题是耐药性,而“T-705”很难产生抗药性,并且与扎那米韦、达菲同时服用效果会更好。
再获资助,临床试验大大加快
富山化学从2007年1月开始在日本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但是很快就再度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2008年2月,富士胶片以1300亿日元收购富山化学,并调配了300亿日元用于加快“T-705”的国内临床试验。2014年以“Abigan”命名的新药正式在日本上市,该药物对流行病毒的治疗效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发现可能对胎儿会产生畸形影响,为此不能直接作为医药品在市场销售,需在相关部门的许可下进行生产和供给,以应对新发再发流行病毒传染病暴发。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大暴发时,“Abigan”也在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显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据称,目前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已组建了一个超过100人的团队,以应对全球对法匹拉韦日益增加的需求。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