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7日 星期五
改善睡眠 提高免疫力 对抗病毒
□ 王雪花

专家观点

    3月21日是第20个“世界睡眠日”,今年国际睡眠日的主题是“改善睡眠、改善生活、改善地球”;中国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能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病毒,保障良好的睡眠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有一个视频非常火,是说“睡好觉等于有一个好的免疫力”。的确,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的睡眠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另外,睡眠对于保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维护人们的正常心理活动也非常重要。

    成年人每晚约有4~6个睡眠周期

    正常成人整夜睡眠由非快速眼动(NREM)期和快速眼动期(REM)两个时期交替组成。其中NREM睡眠又分为N1、N2和N3期,每90分钟左右各个睡眠期循环一次(N1→N2→N3→N2/N1→REM)。一般成年人每晚约有4~6个睡眠周期。

    N1期睡眠: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人很容易在此期醒来,约占总睡眠时间的2%~5%。

    N2期睡眠:约占总睡眠时间的45%~55%,属于中等睡眠。

    N3期睡眠:又称深睡眠,脑电图呈现慢波活动,占总睡眠时间的13%~23%。

    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80%的梦发生在REM期,伴有心率不规则、呼吸频率加快。如果睡眠者正好从此期醒来,则能完整地叙述梦境,否则对梦境的回忆是不完整的。分娩、脑出血、心肌梗塞、溃疡穿孔、哮喘等多发生于此睡眠期。

    当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除了脑电活动的改变外,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且具有NREM睡眠和REM睡眠的不同变化。另外,睡眠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且睡眠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睡眠的生理功能包括:保存能量, 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学习记忆。如果出现睡眠相关障碍,上述功能会受到影响会导致精神和躯体疾病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调节睡眠

    疫情期间人们长期呆在家里,身体活动减少、屏幕暴露时间延长、作息时间改变、饮食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体重增加、心肺适应能力下降等健康问题的出现。加之对疫情的过分担心、恐惧、害怕、焦虑等一系列应急源的出现,导致情绪的应激反应。

    这期间很多人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总是感觉睡得不踏实、多梦、早醒、醒后再次入睡等睡眠问题。

    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居家引起的心理压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短期睡眠障碍(急性失眠)和加剧心身健康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当应急事件过去后,睡眠可以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障碍。

    疫情期间睡不好,如何调节或治疗?

    首先,改善焦虑和恐慌情绪。相信国家和医护人员;放下手机、减少过度关注,不听信谣言、不传谣言。

    其次,建立与床的正确关系。不要提前上床,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躺下;不要在床上做和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手机、电视、书本等;定时起床,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最后,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室内也可以运动,可以跟着运动APP每天动起来;静心阅读30分钟、练字10分钟、朗诵10分钟、静坐腹式呼吸10分钟;学做可口的饭菜;均衡饮食。

    提醒大家,如果认知行为疗法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借助药物来改善睡眠,但需要听从睡眠专科医生的建议。切记千万不要自行购买助眠药物服用,药物滥用会延误治疗,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而影响身体健康。

    (作者系北京和睦家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特聘主任医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