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工业文化遗产:人类文明的新话题(29)
探寻百年邮电史的窗口
——青岛邮电博物馆观感之三
图1:博物馆内的无线电报机展厅。
图2:手绘明信片上的青岛邮电博物馆。程萍 摄

    □ 程 萍

    萍踪悟语

    走出二层展厅,我恋恋不舍地环顾四周,不想离去。踌躇间,发现通往三层的楼梯并无遮拦,便又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踏上一级级台阶。

    三层是办公区,青岛市邮政管理局的牌子挂在走廊的墙上。楼道内静悄悄的,参观指引牌上写着:综合办公室、普遍服务处、市场监督处、接待室、值班室、快递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办公室门牌号码,注明不开放。说实在的,在快递已经普及并送到家门口的今天,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还有邮局的存在,去邮局寄信、汇款、取包裹、发电报的日子似乎已经很遥远了。看着指引牌上各部门的名称,我忽然意识到:邮政管理局并不等同于老百姓以前熟知的邮局,而是负责邮政服务与监管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青岛邮电博物馆无疑是了解中国和青岛近代邮电通讯历史的窗口。

    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设立南北洋电报,获得光绪皇帝批准,随之开建了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首开中国电报业先河。此后,电报线路延伸至山东,1887年设立了胶州电报局。1893年,为加强北洋大臣、山东巡抚与驻防胶澳清军章高元部的通讯联络,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后山杨家村(今市北区登州路一带),设立了仅有一名电报生的胶澳电报房,布设了全长70公里的沿海军讯电线,专为青岛清军使用。这是大清邮电的起点。随后,在台东一路建立的电报房,是台东邮电局的前身。1897年,德国人入侵青岛后,在租借地和胶济铁路沿线城镇设立了较系统的邮电通信设施和管理机制,实行邮政、电报、电话分营制度。就在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的1898年,两国签订了《中德邮政局议定互济邮件暂行章程》,规定中德可在胶澳各自设置邮政、电报机构,自主管理经营。1905年帝国邮政买下位于安徽路5号的德式红楼——今天的青岛邮电博物馆,中德邮电通信系统共存局面形成。

    大清邮政与德国邮政并行是青岛近代邮电通信业的一大特点。表面看,这一局面似乎挺“公平”,事实上清政府在青岛租界设置的邮政、电报机构,处处受制于人,业务量和影响力均无法与德国抗衡。在德国占领青岛的17年中,胶澳帝国邮政局不受总督府的直接管辖,与海关、银行一样,直属德意志帝国,丰厚的收入全部上缴德国总局。

    青岛邮电通信史是青岛近代历史的缩影,充满了曲折与艰辛。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对邮电通信实行军事统治和业务垄断。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青岛邮电业成为中国邮电通信体系的一部分。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将青岛邮电通信纳入日本侵华战争体制。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接收青岛邮电,恢复原有的邮政、电报、电话分营管理体制。直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解放军军管会邮电部正式接管了邮电工作,青岛邮电通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49-2019的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青岛邮电通信业同全国一样发生了飞速变化。1985年,青岛老百姓交3000元还得托关系才能装上电话;1994年数字通讯网开通;2000年左右,家庭用户已占青岛电话用户的75%;2002年,青岛的电话用户达到了200万部,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万部翻了整整200倍。今天,移动电话从2G发展到了5G,快递业务已经成为邮政业务中的后起之秀……没有哪一个行业像邮电通信业一样发展的如此之快。

    青岛邮政局2019年11月份的《行业发展情况表》显示:1-11月份,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73.46亿元,同比增长28.94%。其中邮政寄递业务为2.61亿元,仅占21.62%;快递业务达到58.59亿元,占79.76%,接近80%。看了这些数字,我不禁吃惊:即使排除通讯业务,邮递业也是国民经济中一大收入来源呢!怪不得当年德国人和日本人如此重视青岛的邮电通信业,争夺控制权的斗争没有停止过。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流和物流的传递与交流,从中国古代的驿站到今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手机和快递,尽管载体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管理部门也不断调整、细分,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变化正在成为悄然逝去的历史的时候,我们才忽然发现,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快速和集中,青岛百年邮电通信历史可见一斑。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