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烛光
由于目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地球上的动物种群在未来10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灭绝速度,到2030年,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动物将需要保护。2020年1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U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发布了一份目标草案,旨在帮助受到威胁的生态系统。
2010年在日本举行的一次峰会上也制定了类似的目标。现在,随着地球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代,联合国表示,我们面临着人类继续生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迫切需要实现这些目标。该计划草案写道:“生物多样性及其带来的好处,是人类福祉和一个维护健康星球的基础。”“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仍在不断恶化,如果这一切不改变,预计这种下降趋势还会继续或恶化。”
联合国为未来10年制定了20个目标,并要求在地方和全球范围内采取“紧急行动”。其范围从粮食可持续性到碳减排,再到利益共享和清洁水恢复。还有一些目标是减少塑料废物和杀虫剂造成的污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教育,以及为确保所有野生物种的合法、可维护的贸易而制定的可衡量的步骤。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有望在2030年之前稳定地球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联合国表示,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减少这些威胁,将有利于保护物种,并让生态系统在2050年之前恢复。
计划草案写道:“该框架的愿景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将得到重视、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维持一个健康的地球,并为所有人提供必要的福利。”“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帮助提高人们对该框架的认识,以及全社会参与实施该框架的必要性。”“这包括需要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开展活动,以及需要以支持其他有关国际进程和战略的方式执行框架。”
该计划的最终版本将于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起草并付诸实施,近200个国家将参加该生物多样性峰会,这将是1994年以来的第15次生物多样性峰会。届时,这些国家将对阻止自然退化和加快物种灭绝速度的提案草案进行审查。但是,与其他协议不同之处在于,协议呼吁地球上的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以确保其条约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警告说,地球目前正处于第六次大灭绝之中,这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由人类造成的大灭绝。早在2019年,联合国就曾警告称,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对资源的需求上升,已经导致了栖息地的缩小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枯竭。全球800万物种中有100万面临灭绝。预计人口增长不会很快放缓,而人类是罪魁祸首。甚至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智人已经把许多物种挤在一起吃掉、偷猎和毒害它们,使得大量物种到濒临灭绝的边缘,并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政治支持、实施和执行,联合国保护或恢复生态系统的目标未能实现。
近日,科学家们宣布,生活了两亿年的淡水白鲟已经灭绝。专家们说,全球变暖在不远的将来会带来更严重的影响。该计划还呼吁以自然为基础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如重新造林、保护湿地和土壤恢复。这表明在未来30年里,这些方案可能使“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付出至少30%的努力”。该提案建议,到2030年,入侵物种的传播,以及杀虫剂和塑料的污染应该减少50%。
哥斯达黎加能源和环境部长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说:“今年是应对自然和气候危机的极其重要的一年。”“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两个危机。”
这份报告呼吁至少划出30%的陆地和海域,其中至少10%受到严格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拟议的数字将在联合国主导的谈判中进行谈判,这一过程与达成《巴黎气候条约》的过程类似。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