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越时空
我在《漫谈暗能量与反物质(上)》(见《科普时报》2020年1月3日第3版)中写到,上个世纪90年代,科学家通过观察测量研究,发现在60亿年之前,某种“神秘的力量”开始起到主导作用,使得宇宙从减速膨胀变成加速膨胀,导致了那些可观测的星系,正以光速一般(甚至更快)的速度远离我们,科学家把那种“神秘的力量”命名为“暗能量”。
那么,“暗能量”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渐渐地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大体上分为两类:
第一类暗能量的候选者,就是当年爱因斯坦留下的宇宙学常数(Cosmological constant,在数学中用希腊文“Λ”表示)。最初,爱因斯坦出于对静态宇宙的哲学信念,把这个常数加入他的方程之中,使其方程能得出静态宇宙的解。但在哈勃因观测到“哈勃红移”而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结果之后,爱因斯坦放弃了这个宇宙学常数,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完全没有想到,这竟然很可能是“歪打正着”)。
因为猜想宇宙是做减速膨胀的,科学家一度把宇宙学常数彻底“扔掉了”。但是,由于发现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结果又将它捡了回来。并且,科学家理解这个宇宙学常数可能等价于真空零点能,亦或宇宙加速膨胀就是宇宙学常数和真空零点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宇宙在膨胀,那我们人类、地球、太阳会不会也跟着膨胀呢?事实上是不会的!
因为在这些系统中,引力占据了主导作用。而且,如果我们的太阳系所有一切也都在膨胀,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发现宇宙在膨胀了。
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暗能量的厉害程度呢?
可能宇宙中原来就存在两种引力,即引力和斥力。而我们所说的万有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合力而已,排斥力已经被抵消掉了。
也就是说,宇宙中不存在天体的地方的物质密度太低了,使得斥力占了主导,使得整个宇宙在膨胀。并且,如果“暗能量”带来的排斥力大于引力,则宇宙就会加速膨胀。反之,宇宙则会减速膨胀。
在其他“暗能量”的候选者中,依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关系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效应提出的“动力学标量场”,也被认为是“暗能量”基本理论的有效描述。
此外,还有被称为“幽灵模型”和“精质模型”等。其中“幽灵模型”是对暗能量的极端预言,也被科学家称为“幻能量”。这个模型的研究认为,如果“暗能量”足够“厉害”,那么随着宇宙的膨胀,“暗能量”的占比也将越来越高,宇宙极有可能产生“大撕裂”(the Big Rip),最终甚至连原子都将被撕碎。
不过,大家不要担心。因为现在的观测数据表明,“暗能量”最可能的模型十分接近爱因斯坦预言的那个宇宙学常数。所以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宇宙不会大撕裂。而且退一万步而言,即使有大撕裂,也至少在500亿年之后……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的模型对于宇宙命运的预言是不一样的。
现在,除了知道是“暗能量”促使宇宙加速膨胀,其他的都还知之甚少,只有等待科学家来解谜了。
而与“暗能量”相关的反物质(Antimatter),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丹·布朗(《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在小说《天使与魔鬼》中,描写了一小撮极端主义者策划了一场阴谋,用一枚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偷来的“反物质弹”企图炸毁梵蒂冈。
这与“暗能量”要是足够“厉害”,最终可能“撕裂”宇宙类似,当物质和反物质相互碰撞,则会造成巨大的爆炸,远比氢弹的威力大许多倍。
在上个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了原子由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带正电荷)及若干围绕在其周围的电子(带负电荷)组成;而原子核则由质子(带正电荷)和中子(带电呈中性)组成。因此,当上个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意识到,每一颗粒子都有一个孪生兄弟—— 一颗反粒子,但具有相反的电荷的时候,颇为令人震惊!
第一个被发现的反粒子是反电子具有正电荷,称为正电子。正电子与电子的所有特质完全一样,除了携带相反的电荷。它最初是在云雾室中拍摄的宇宙射线照片里被发现,当被放置于一个强大的磁场中,正电子会转向普通电子相反的方向。
长期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界内饱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天使与魔鬼》书中的“反物质弹”还不存在,但物理学家已经使用强大的核粒子加速器,制造出极小量的反物质用于研究。
在195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粒子加速器贝韦特浪(bevatron),制造出了第一颗反质子。正如预期的那样,反质子除了具有负电荷,它与质子完全相同。
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而言,我们也可以制造出反原子(由正电子围着反质子转动)、反元素、反化学、反人类,反地球、反太阳……甚至反宇宙都是可能的。 (中)
(作者系加拿大某国际财团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