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这是当时争论最为激烈的内容之一。经过十多年科技创新的实践,这个理念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自主创新如此重要?自主创新这一重要方针是在2004年制定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时提出的。当时国家组织了2000多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一年多的热烈讨论和反复论证。讨论中,大家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取得共识,即原始创新薄弱、集成创新薄弱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薄弱,有效办法用“自主创新”集中表述。
原始性创新,即通过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创新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自主创新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是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之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形成的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一旦我们遭遇“卡脖子”的问题,这些储备就能迅速形成关键技术,形成生产力。所以说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不仅面向未来,也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
集成创新,是为了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如果没有集成,单项技术很难面向市场,最后可能就消失了,错过了发展时机。把我们自己的和引进的单项技术,集成起来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技术,同样很重要。集成创新其实不是单纯的科技内涵,而具有产业经济发展的内涵。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和吸收形成属于自己的再创新能力。我想特别强调,在当前单纯引进技术,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倾向依然严峻。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严重脱节。2002年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和投入的比值是1:0.08,也就是买了1块钱的设备我们只用了8分钱去消化吸收。而至2014年这个比值是1:0.4,有所提升。但是和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相比差距还很大。韩国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是1:5,最高的时候是1:8;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1:7,高的时候达到1:10。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引进一代落后一代是必然的,这么少的投入,怎么消化吸收?
另外,我还想特别指出,“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获得。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实践。
过去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我们坚信有了这种精神,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就能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形成自主创新万马奔腾、蓬勃发展的局面。
2006-2020规划纲要形成的各方面论述,时至今日,依旧历久弥新,应当予以继续坚持和发扬。那么,在新一轮的规划制定过程当中,还有那些问题是我们要予以高度关注的呢?
一、中长期规划执行过程中几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第一,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战略科学家严重缺乏。
从诺奖获得者谈起。上个世纪至本世纪2014年,美国自然科学诺奖获得者有308人,占世界诺奖获得者的47.5%。日本本世纪以来19年间有19人获诺贝尔奖,平均每年一人,本世纪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
美国是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原始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发展能力最强的国家,几乎主导了所有近现代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众多新兴产业的背后都有美国杰出科学家的身影。日本亦是如此。可见,顶尖人才带动的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诺奖的意义不是奖章和知名度,也不应成为指标,但是我们要看到诺奖的象征意义。当前,我国诺奖的缺乏正是映射了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各个层次尖子人才不足的现状。我一直相信,中国GDP赶上世界最发达国家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中国要在国家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没有一支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几无可能的。这也是我的忧虑所在。
第二,科技和经济结合不通畅,市场化环境,特别是创新服务业的发展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创新过程是一个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多元化需求的不确定性。如何把这两种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实践证明,主要靠政府行政干预是行不通的,市场机制才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创新服务业的支撑,大量的企业得不到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科技和经济结合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科学精神缺乏,自信心不足。
自主创新的信心不足,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中国百年封闭落后的局面,一旦开放,乍一看到眼花缭乱的技术和五光十色的产品,有些人深感自卑,缺乏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设备等,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严重不足的问题。这造成了一种文化。例如,在科技创新中我们选择的众多科技项目多数是跟踪式、模仿性项目;一些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项目也多因为信心不足、争论不休而多次搁置;我们做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题目往往是国外先提出,我们具体实施;在科技项目的确定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拒绝支持有争议的项目,排斥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等。这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自信。
中国轿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几乎和日韩同时起步,但70年后,日本汽车和韩国汽车走遍全球,可是我国汽车市场仍就没有改变以外国品牌车为主的局面。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大疆等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于民族自信的文化、选择自主自强的路径。这说明,有了民族自信的文化,才会有基于自信的创新政策,才会有健康、快速发展的民族产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