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一个古老物种的求救信号

    在北京的地铁广告里,也普出现过仪态万方的绿孔雀形象,比起大熊猫和藏羚羊,它形象熟悉,却不为人知,就像是一个被雪藏了几十年的明星。广告上,绿孔雀撑开了它漂亮的尾羽,那是一个古老物种的求救信号。

    更让动物保护专家着急的是,绿孔雀数量在急剧减少的同时,这一珍贵物种在大众面前一直面目模糊。

    上世纪90年代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骄傲的孔雀》,配图中那只孔雀有着靛蓝的脖子,扇状的冠羽,这分明是一只蓝孔雀。

    在现今的一些绘画、雕刻、剪纸、刺绣,文学作品等诸多领域,“孔雀”的形象很多已经被蓝孔雀取代。而大众和媒体错认绿孔雀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云南西双版纳原本是中国绿孔雀的产地,但现在这个地区绿孔雀几乎踪迹难觅,游客从各大旅游区看到孔雀多是从印度引进、散养的蓝孔雀,这些外来族侵占了绿孔雀的生态位,威胁着绿孔雀的生存环境,甚至可能玷污绿孔雀纯正的血统。

    此孔雀非彼孔雀!日后,当我们的孩子读到古人关于绿孔雀的诗词、看到绿孔雀的画作,问起这是什么的时候,难道我们只能无奈地回答“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神话之鸟”,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再也无法亲眼目睹绿孔雀这百鸟之王的美丽与神韵,岂不悲哉!

    “长江女神”白鳍豚的悲剧还历历在目,难道同样的悲剧还要在中华神鸟——绿孔雀的身上再次上演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