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李毓佩科普创作的内在源泉
□ 颜 实

    纪念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40周年

    我和李毓佩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师生缘分,我后来能够走上科普之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李老师的影响。我记得第一次听说李老师的大名,大概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刚发生不久。当时我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所中学上初三,就听说高中部有一位讲课特别棒的数学老师叫李毓佩,他数学课讲得出神入化。

    可能是今生缘分使然,到高中的时候,李老师正好接我们班担任班主任,我又被选为数学课代表。后来我大学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李老师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影响。

    李老师开设的数学课确实别具一格,我想他后来从事数学科普创作也依然保持了这种独有的教学风格。原来大家都非常发怵学数学,感觉数学常常满篇推导,非常枯燥。而李老师在讲授高中数学课的时候,能够把难懂的数学用非常通俗生动的语言和风趣的故事展示出来。

    数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数学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李老师对数学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把这些内容真正吃透,将这些故事和知识转换成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恰恰构成了他后来科普作品的一个创作源泉。

    李毓佩老师的第一部作品,至今我还存有印象。那是在1977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编写少年儿童百科丛书的时候,李老师受邀写书,其中就用到平时给我们上课的一些精彩内容。这就是日后风靡全国的科普名作《奇妙的曲线》。李老师早年在数学一线教学基础上形成的这部科普作品,奠定了他从事数学科普创作的基础。

    大概到1977年底的时候,李老师就被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当时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感到非常遗憾。

    经常听李老师讲,当时他给《我们爱科学》杂志写稿子,出版社一位老编辑郑延慧向他约了许多面向少年儿童普及数学的稿子。李老师后来在数学科普创作上做了很多探索,主要就是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普及,到把数学知识用童话的方式拟人化地表达出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上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数学童话《X探长》,非常经典。这在创作上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李老师做这个工作还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因为整个中国数学界还没有人用这种方式来做探索——把数字符号拟人化,最后去写成一部部生动的作品。

    李老师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他的作品最大的检验者是广大读者,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0年,他和上海的卞毓麟老师共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李毓佩老师几十年来的一些创作理念,一些好的创作技巧能够坚持下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大学毕业后到科普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接触了圈内非常多的数学科普作者,但是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一直坚持下来,并且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李老师创作定位非常清晰,他说:太高深的数学科普有谈祥柏、张景中等先生在做,我主要就是做好少年儿童科普这方面,他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

    除了数学科普创作实践本身,李老师也做了一些相关理论研究,他曾为首师大数学系开设有关科普创作的课程。四川教育出版社曾出版过李老师写的《数学科普学》,李老师在这本书里把多年从事创作的经验进行了理论升华。科普作品中一些最重要的要素包括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等方面。很多人能够做到科学性、通俗性,但最难的还是趣味性。李老师的科普作品在趣味性方面做的非常好。

    我跟李老师交往的几十年里,我觉得以下几点可能是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科普作家的原因。首先是李老师有很好的学术传承。他毕业于北京四中,那时北京四中有一批非常有名的、高水平的中学教师。李老师去年在接受科普作家协会采访的时候,也谈到很多老先生对他这种教学和创作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点,除了大量阅读数学方面的书籍,李老师还看了很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推荐过苏联早期的一些数学科普作品,还有像美国马丁·加德纳等数学科普大师的作品,当然他在前人这些数学大师的基础上又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就是用数学童话的方式来展现奇妙的数学世界。他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几十年坚持不懈,定位清晰,长期坚守。

    最后想谈的是,李老师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所以他的作品将来在尝试转化为影视产品,特别是在推动数学科普产业方面,具备非常好的条件。在世界上文化产业领域做得最好的却是迪士尼,迪士尼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无非是唐老鸭、米老鼠等几个重要的卡通形象,就造就了这么大的一个文化产业王国。李老师的数学王国恰恰有着很多生动有趣、生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这方面应该得到很好的挖掘。

    (作者为科学普及出版社原总编辑,现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这是作者在李毓佩科普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张英姿整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