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幻想小说《汉字奇兵》创作缘起
□ 张之路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根脉之所系的精神家园。然而当下,当我们疾步前行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在我们匆匆忙忙行走的时候,我们丢掉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其中就有我们的汉字。
希望通过这部小说,重新唤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汉字的形体和灵魂深刻的认识与由衷热爱,对中国文化产生深深的敬畏与情感。同时我也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当坚守的,正义、正直、悲天悯人的情怀,忠贞不渝的爱情,见义勇为的侠肝义胆,诚实守信、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

    名家谈艺

    几年前,我在深圳讲课。课余在一个茶馆喝茶,几位老师恰好到室外接电话,我看着墙上悬挂的图画,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汉字是有生命的,应该让汉字“活动”起来。

    这个“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拟人化,动动身体说是什么笔画组成的。我想象的“活动”指的是这些汉字应该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命运、有故事,关键是他们要有灵魂!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比如汉字的反犬、单立人等偏旁。他们组成了那么多字,这些字都有着共同特征,我想象他们如果振臂一呼就会有许多相同偏旁的汉字集合在他们的周围……旌旗招展、喊声震天,漫山遍野的汉字就像军队一样为一个正义的目的、崇高的使命集结、行军、战斗……我当时心情很激动,想把他们写出来,写成一部文学作品,当时脑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字:蚂蚁奇兵!

    我是个喜欢联想的人,经常出现“万物有灵”的感觉!把字当成“人”来写,可能是这个创作的起点。3年多的时间里,我脑子里始终在想着这件事,不断地翻书,不断地记笔记,不断地思索。这就是幻想小说《汉字奇兵》的开始。3年多过去了,作品完成了。回头想想当时为什么激动?那个让我激动的点表达了没有?难道想的就是那一个“场面”吗?我有点想不起来了。于是安慰自己说:可能就是“灵魂的召唤吧”!

    我希望把它写成一本很好读、很引人的小说。当然要谈到汉字知识,但我希望这不是一本介绍汉字知识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们亲近汉字的书,进一步发现汉字魅力的书。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血肉和气息,重要的是汉字的生命和灵魂。以往的有关汉字的书在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工具层面介绍汉字的比较多,但将汉字当成文学,从人物、命运、故事来表达的几乎没有。而中国的汉字是可以从文学故事层面表述的,这非常有意义,也有难度,但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趣的。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读者。也正是这些因素激励着我,让我往前跨越了一步,这一步很关键,我是幸运的。

    之所以选择汉字知识,首先,我选择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这条线不仅是汉字发展的知识线,也是故事发生所要依托的背景和事件的情节线,也是人物性格命运的走向。其次,我选择了汉字的产生形成(比如“六书”)和结构(比如偏旁和部首),它不但是汉字构成的知识,也是许多细节产生的主要来源。因为故事和知识彼此需要、相互依托,所以读者会觉得流畅自然。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与我们精神世界生死与共的生灵。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想把这个有关汉字的冲动写成一本书。其文化方面的意义在我刚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的作品。在此之前有没有人想过我不知道,但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作品。而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却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我怀着这样的感情和敬畏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化靠文字记录、传播与传承,是我们根脉之所系的精神家园。一个有根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文字、母语与文化。然而当下,当我们疾步前行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在我们匆匆忙忙行走的时候,我们丢掉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其中就有汉字。我们丢掉的其实是我们安生立命的中国文化。

    (下转第五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