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从生与死的“另一边”回来的人
□ 光 子

    边缘探奇

    编者按:世界有边缘吗?那外面又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曾师从现代神经生物学鼻祖、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肯德尔的光子先生,写了一本书《世界边缘的秘密——科学对生命的惊人回答》。此书根据脑科学、量子物理、相对论和心理学等科学实证,探讨了人类认知的边缘等诸多问题。在这部新著刚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之际,作者应邀特在本报开设“边缘探奇”专栏,拟基于书中的理论和观点展开论述,介绍新知。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发现一个就摆在眼前,却前所未知的神奇世界,理解现实的真相,探寻生命的意义。

    荷兰一家医院的冠心病监护室里乱作一团。

    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生命危在旦夕。心电图变成了一条可怕的直线,监护仪发出令人心焦的警报声,走廊里传来医护人员奔跑的声音。值班医生拉曼尔(Pim Van Lommel)冲进房间,一边手忙脚乱地解开病人的上衣,一边大喊着叫护士立即拿来除颤器(用电击令心脏重新起搏的仪器)。他是个刚开始心脏病护理训练的实习生,只有26岁。

    拉曼尔把除颤器紧按在病人胸前,防止边缘翘起。“闪开!”(“Clear!”)他照规程大叫一声,砰地给了一次电击。病人的身体向上猛地弹了一下,又像个沙袋似的瘫在那儿不动了。心电图跳动了一下,恢复了直线,长直的警报声还在继续。

    拉曼尔加大了电压,“闪开!”他又电击了一次。

    病人还是僵直地躺着,毫无心跳和呼吸,而且体温开始下降。拉曼尔一会儿查看监护仪,一会儿测体温,满屋子人急得团团转,却无计可施,时间仿佛停滞了一样。过了3分多钟,还是毫无起色,有人干脆关掉了警报,拉曼尔沮丧地抓起病历,看了看墙上的钟,记下死亡时间,一名护士默默地把一张雪白的床单盖在病人遗体上。

    突然,病人的喉咙里咕哝了一下,监护仪屏幕上的光斑又奇迹般地跃动起来。人们顿时欢呼起来,拉曼尔几乎拥抱了身边一位女护士,他长舒一口气——幸好病人没死在他这个实习生手里。

    病人眯缝着眼睛,仿佛天花板上的吊灯太刺眼,他一脸迷茫,显然不知身在何处。

    他的神情变得很古怪,并非死而复生的欣喜,而是一种厌恶和无奈。“No!No,no,no,no!”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人们停止了欢呼,屋里静了下来。

    “你们为什么把我拉回来?”病人没好气地说。

    “拉回来?你一直躺在这儿啊。”拉曼尔问。经历了这样生死之搏的人有时会思维混乱,他并不感到意外。

    “你们把我从一个美丽的地方拉回来了!”病人显出由衷的失望,开始胡言乱语。他说刚才身上所有的病痛都消失了,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祥和,自己变得很轻很轻,飘了起来,离开了身体,穿过了一个黑暗的隧道,尽头有光……五彩缤纷的颜色……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有美妙的音乐……

    什么乱七八糟的!拉曼尔心里说,竟然产生幻觉了!他拨开病人的眼皮,迅速检查了一下瞳孔,确保他是清醒的。受过严格医疗训练的拉曼尔深知,心脏骤停的病人没有呼吸、脉搏或血压,所有大脑功能都已停止,失去了知觉,没有意识,不可能有记忆。

    “我到了世界的边缘,我要去另一边,不想回来!”病人几乎恼怒起来,刚才还欢欣鼓舞的医护人员就像头上被猛地泼了一盆冷水,对他的恩将仇报不知所措……(下转第二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