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5日 星期五
科学技术应着眼于保护人类
□ 王 谨
有余图 王谨写意

观天下

    入夏,今年北京比通常燥热得早。一天,笔者到北京市东单办事,趁清晨出门,顺便找一家早点铺,比较三四家,最终选定一家叫“咔哥智能厨房“的餐厅,走进去。

    这家店面不大,餐厅也就20平方米左右,摆着三排简易进餐桌椅。环视餐厅环境,倒简洁干净。店里只有三五个穿短衫的年轻人忙乎。正面是服务柜台。柜台旁是后厨,灶具多在封闭的壁柜里,按客人点的菜单由机器炒制,见不到油烟;后厨也有一两位厨师,但多用于个别道菜的炒制。我走到智能点菜单旁,点了一碗小米粥,一个蔬菜肉包子,一个煮鸡蛋,用手机微信支付款后,选一个位置坐下来,发现来此就餐者众。看来,这个店很受欢迎,利润可观。

    在繁华街道建的这个小店之所以能赢得顾客,有赚头,就在于运用了机器炒菜技术,减少了人工成本,也解决了炒菜的油烟困扰。近年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便捷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子举不胜举。仅以家居为例,比如智能门锁、自控空气净化器、机器人除尘仪等技术的应用,大大便捷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科学是什么?一般解释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我们谈论的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科学,多是指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方便人类生产与生活,提高生产力是第一要义。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前提应着眼于保护人类安全(当然,运用于战争的科学技术,另当别论)。

    有一种说法,科学是双刃剑。此话不假。比如,有些科技产品,推广应用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时,就有点顾此失彼,忽视了对人类或生态伤害的一面。前些时,一位朋友与我谈起,他所在宿舍小区实施改造,统一换门窗。他嫌麻烦,只换了阳台窗子。殊不知,换了阳台窗时间不长,靠新窗玻璃旁的原来有的一溜好好的盆栽花草都蔫了,叶子上生出许多莫名其妙的虫子。一查原因,出在玻璃上。原来,装修方提供的玻璃窗上涂有一层无色的保护液膜,有毒性作用,殃及了花草。

    顾此失彼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何止类似这种液膜呢?又比如,化肥的发明,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化肥因营养元素含量高,营养全面,对植物生长起速效催进作用,而一度广受推崇;但随着人类对农产品安全的认知度提升,种植者在施用化肥种植实践中发现,过量或长期使用化肥,既会改变土壤结构,也影响植物营养结构,导致土壤酸碱化、植物体生长异常,出现诸如果实变小、味道变得不好吃之类的弊病。又比如,用于除虫除草的农药的发明,当时为减少在田间除虫除草的人工劳动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但人类逐渐发现,使用后的农药,90%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本身的污染,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

    所以,近年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排斥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农产品,而选择不施农药化肥的生态农产品。农业农村部和各地厅局在近些年的生产发展计划里,也特地把“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纳入规划。

    从农产品种植依赖化肥农药,到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这个过程,也印证了人类从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的渐进过程。这个渐进过程中,升华了科技产品的使用如何保护人类的意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