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海龟宝宝的性别之谜

    2017年7月24日晚,国内首例全人工繁殖的海龟宝宝在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生了,这标志着我国对绿海龟的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近年来,我国野生海龟资源衰竭,野生海龟资源的恢复一直困扰着惠东海龟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而绿海龟人工繁殖的成功,将为野生海龟种群的延续提供切实的技术保障。

    据悉,惠东海龟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们可以通过调整产房的温度控制海龟宝宝的性别。听起来很神奇,但事实上这依赖于工作人员们对海龟习性的深入了解。与哺乳动物不同,海龟的性别并非是在卵子受精成功的时候决定的。海龟属于“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的动物,简单来说就是:海龟性别的确定依赖于胚胎发育时所处的温度。具体来讲,海龟的胚胎发育期分为未确定期、温度敏感期和性别已定期三个阶段。

    在温度敏感期内,胚胎所处环境的温度将会影响海龟宝宝的性别。经科学家研究,在温度敏感期内,孵化温度在32摄氏度以上时,产生的海龟宝宝都是雌性;孵化温度在27摄氏度以下时,产生的海龟宝宝则都是雄性。而在27至32摄氏度则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海龟宝宝的雌雄比例为1:1。海龟的这一特征意味着,当外界大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海龟种群的性别分布很容易受到影响。

    除了海龟,中国林蛙也有着类似的现象:温度较高时,雄性林蛙数量增加;温度较低时,雌性的比重则有所提高。此外,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有些鱼类性别的分化和确定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鱼类属于变温动物,胚胎的发育往往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外界环境的温度、光照、PH值等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据悉,已经在几十种硬骨鱼中发现了环境影响性别决定和分化的现象。

    (北京触动文化科技发展中心供稿。撰稿/迟钰雪 主编/胡志强,主持人/董昱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