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脑电分析引擎为医生“减负”
科普时报讯(记者 陈杰)患者多,专家少,监测时间长,不少癫痫患者都有过这样的无奈经历。近日,由阿里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癫痫脑电分析引擎”产品上线。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玉平主任测试,该引擎在辅助医生判断癫痫患者的各类异常放电、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等方面作用显著,最高可将脑电图分析时间缩短七成。该引擎本月就将在其合作的脑电中心和医疗机构投入应用。
我国癫痫协会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癫痫患者总人数不少于900万,而脑电图的监测结果,是医生确定癫痫患者的病种分类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每次监测的时长从2小时至24小时不等。而据行业人士估算,全国具有较高水平的脑电图分析人员不超过1000人。
阿里健康“癫痫脑电分析引擎”正是针对上述痛点应运而生。搭载了AI引擎的视频脑电监测设备,可以自动标注出脑电图上的各类异常放电,为医生判断提供参考,从而大幅提升医生的读图效率。据测算,在颞叶癫痫等实际场景下,阿里健康的AI引擎只需5分钟即可处理完成2小时的脑电图数据,再经过医生核查,一份分析报告10分钟内即可完成。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医生+AI”的工作方式将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领域涌现,从而解放医生的“生产力”,让医生有机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服务患者上来。
食管癌分期可用无创影像检查
食管癌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期,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点。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曲金荣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磁共振成像这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食管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分期结果。这一方法被称为“MRI在食管癌T分期的应用”,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国际著名放射学医学杂志《欧洲放射学》上。
以往医生在制订食管癌手术方案之前,都会通过超声内镜进行诊断,以确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但超声内镜属于有创性检查,且只能确定肿瘤侵犯面积的大小及早期病变侵犯的深度,无法准确确定局部晚期(T3-T4)肿瘤对食管的侵犯深度。同时,不少吞咽困难的患者,很难完成超声内镜检查。
传统的磁共振扫描技术无法准确得出结果。目前,国际上各大医疗器械厂家的产品都没有为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检查的功能。曲金荣团队与磁共振生产厂家多次沟通,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和设想。“我们由两名医生专门负责这方面检查报告的书写,通过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提高检查报告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技术检查报告的准确性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能够达到90%。”曲金荣说,“现在,在我们医院,已经有超过2000名患者因此获益”。